政学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忆江汉服官,曾闻伟论;
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同谥,正亚欧多故,畴拯时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 诗句:
- 政学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政学,指的是政治和学问;胡益阳、陈东塾是特定的人名。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政治和学问方面,是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师。
- 忆江汉服官,曾闻伟论:江汉是地名,可能是一个历史或地理名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服官,指担任官职;伟论,伟大的言论。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江汉这个地方担任官职时,曾经听说过伟大的言论。
- 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同谥,正亚欧多故,畴拯时艰:先后,指前后;李邺园、左湘阴是特定的人名;谥,古代对死者的尊称;亚欧多故,亚洲和欧洲有很多困难的事情;畴拯时艰,意思是要拯救当时的困难情况。这句的意思是说,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一起谥号,正当亚洲和欧洲有很多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承担起拯救时的困难的责任。
- 译文:
- 在政治和学问上,是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师;
- 在江汉这个地方担任官职时,曾经听说过伟大的言论;
- 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一起谥号,正当亚洲和欧洲有很多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承担起拯救时的困难的责任。
- 关键词注释:
- 政学:政治和学问。
- 胡益阳、陈东塾:特定的人名。
- 江汉:地名,可能是一个历史或地理名词。
- 服官:担任官职。
- 伟论:伟大的言论。
- 先后:指前后。
- 李邺园、左湘阴:特定的人名。
- 谥:古代对死者的尊称。
- 亚欧多故:亚洲和欧洲有很多困难的事情。
- 畴拯时艰:承担起拯救时的困难的责任。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表达了作者对胡益阳、陈东塾等人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回忆他们在江汉担任官职、听到伟大言论的情景,以及与李邺园、左湘阴一起谥号,共同承担起拯救亚欧多故的责任,展现了他们的伟大精神和担当。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困难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