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弟子来,安能布算得。
我亦涉九章,不随人耳食。
三百六十度,昉自九执术。
一公初未写,衣珠当面失。
一行禅师塔
门外弟子来,安能布算得。
我亦涉九章,不随人耳食。
三百六十度,昉自九执术。
一公初未写,衣珠当面失。
注释:
- 一行禅师塔:指的是唐代著名禅师一行的墓塔。
- 门外弟子来:门外的弟子们来了,这里可能是指一些前来参拜或拜访的僧侣。
- 安能布算得:怎能轻易地预测未来呢?布算,即占卜、预测未来。
- 我亦涉九章:我也曾经学过《九章》这本书,这是一部关于历法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天文和历法的知识。
- 不随人耳食:不随波逐流,不会盲目地接受他人的观点,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 三百六十度:指天体的运行轨迹,即一个完整的圆周。在古代,人们常用“三百六十度”来表示天体运行一周的长度。
- 昉自九执术:这是指从《九章》这部书里学到的技术或方法,九执,可能是书中提到的九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 一公初未写:这里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僧人或学者,他的学问和造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 衣珠当面失: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名人或学者,他的智慧和才华已经显露无遗,但却没有能够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禅师塔的诗,通过描绘禅师塔的场景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禅师塔和禅师精神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门外弟子来”、“我亦涉九章”、“三百六十度”、“昉自九执术”、“一公初未写”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知识、智慧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那些虽然有才华却无法得到施展的人的同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