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招我苏米斋,示我苏诗嘉泰本。
汉孺楷法逼率更,波点分明刻瑶琬。
惜哉十二卷久阙,存者光芒犹未损。
峨眉仙人去草追,人闲争注东坡诗。
尧卿次公夔演厚,后来绝出吴兴施。
会稽通守宝手泽,老学庵主交叹咨。
广徵良工枣木劂,沧桑浩劫今存斯。
商邱抚吴善价购,朱砂小印孙子贻。
杜陵鸟过仅一字,众贤欲补还迟疑。
青门何人强解事,续凫断鹤识者嗤。
流传世上误后学,谁信子都殊犨麋。
岿然此本幸无恙,庐山真面乃在兹。
尝鼎一脔良巳足,凿倏七窍何其痴。
先生嗜古如昌歜,一日摩挲百不厌。
河东三箧或未亡,神物终合延平剑。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覃溪购得宋椠施元之注苏诗属赋 - 覃溪购买了一本宋代印刷的书籍,书是关于苏轼诗歌的注解。
- 先生招我苏米斋 - 先生邀请我到他的书房(苏米斋),这是对苏轼书房的昵称。
- 示我苏诗嘉泰本 - 他给我展示的是苏轼诗歌中的嘉定三年(1210年)版本。
- 汉孺楷法逼率更 - 汉代的楷书写法非常接近唐代的书法大师李北海(即“率更”)。
- 波点分明刻瑶琬 - 书中的波浪形笔画清晰可辨,就像刻画在玉器上一样。
- 惜哉十二卷久阙 - 可惜这些珍贵的诗文集已经残缺不全了。
- 存者光芒犹未损 - 剩下的部分仍然保留着它的光芒。
- 峨眉仙人去草追 - 如同传说中峨眉山的神仙们追逐着野草。
- 人闲争注东坡诗 - 当人们闲暇无事的时候,都会争相为东坡的诗作做注。
- 尧卿次公夔演厚 - 尧卿和次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 后来绝出吴兴施 - 之后没有人能超越这位来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的文人。
- 会稽通守宝手泽 - 有一位会稽地区的官员拥有这本珍贵的书籍,并亲手书写了题记。
- 老学庵主交叹咨 - 老学庵的主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叹和赞赏。
- 广徵良工枣木劂 - 为了这本书,他们征召了优秀的工匠进行雕刻。
- 沧桑浩劫今存斯 - 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迁,这本书依然保存下来。
- 商邱抚吴善价购 - 商邱的一位地方官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
- 朱砂小印孙子贻 - 这是朱砂印章,孙子留给后人的礼物。
- 杜陵鸟过仅一字 - 杜甫的诗句只有几个字,但意境深远。
- 众贤欲补还迟疑 - 许多学者想为其补充注解,但由于种种原因犹豫不决。
- 青门何人强解事 - 青门是谁,竟然能强行解读这件事情。
- 续凫断鹤识者嗤 - 有些人认为续凫断鹤的做法是错误的,被嘲笑。
- 流传世上误后学 - 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错误的知识,误导了后来的学者。
- 谁信子都殊犨麋 - 谁会相信苏轼的个性和才华是如此独特,以至于被误解。
- 岿然此本幸无恙 - 幸运的是,这本书完好无损。
- 庐山真面乃在兹 - 庐山的真实面目就在这本书里。
- 尝鼎一脔良巳足 - 品尝一块鼎肉就足够享用一整只鼎了。
- 凿倏七窍何其痴 - 那些凿孔七窍的人是多么愚蠢啊。
- 先生嗜古如昌歜 - 先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就像对酒的喜爱。
- 一日摩挲百不厌 - 他每天抚摸这本书,从不厌倦。
- 河东三箧或未亡 - 据说河东地区有三套藏书可能失传了。
- 神物终合延平剑 - 最终与延平剑结合的神物就是这本古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苏轼及其诗歌的诗,通过对苏轼诗歌的不同方面进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苏轼及其诗歌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苏轼的书法、诗歌的风格以及人们对苏轼诗歌的赞誉,展现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苏轼及其诗歌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