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使岭南,日与药洲对。
九曜石磊磊,题识辨茫昧。
所惜老米书,久移方伯廨。
手摹神与似,刷字风雨洒。
一石置西斋,归装载其倅。
恍惚沧江船,虹月夜吐怪。
坡公迁惠时,笔染南山黛。
邂逅隐君子,一夕罗浮话。
妙迹亦铭心,风流若相配。
嵌之斋左右,贞珉永不坏。
雪堂墨气浓,宝晋英光在。
未妨四壁空,欲下两公拜。
移居正秋晴,招客及我辈。
尚友有同心,集古亦兼爱。
长安人海中,到此洗尘堁。
拜石欲师颠,抚掌但称快。

覃溪学士视学岭南还摹东坡英德南山石壁题名及米元章药洲题字嵌斋壁颜曰苏米斋招同赋诗

先生使岭南,日与药洲对。

九曜石磊磊,题识辨茫昧。

所惜老米书,久移方伯廨。

手摹神与似,刷字风雨洒。

一石置西斋,归装载其倅。

恍惚沧江船,虹月夜吐怪。

坡公迁惠时,笔染南山黛。

邂逅隐君子,一夕罗浮话。

妙迹亦铭心,风流若相配。

嵌之斋左右,贞珉永不坏。

雪堂墨气浓,宝晋英光在。

未妨四壁空,欲下两公拜。

移居正秋晴,招客及我辈。

尚友有同心,集古亦兼爱。

长安人海中,到此洗尘堁。

拜石欲师颠,抚掌但称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所作的《书药洲亭记》,描绘了作者在岭南考察期间,看到南山的九曜石壁上留有东坡和米元的题词,感慨万分,于是亲手摹刻下来。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先生的使者来岭南,每日与药洲相对。
九颗曜石层层叠叠,题词难以辨认。
可惜米元章的字迹已久被移动到地方长官官署里。
亲自模仿米元的笔迹,犹如他的字体一样。
一块石头放置在西斋,载着它的同伴返回。
恍如梦中的船在沧江之上行驶,彩虹月光之夜显现出奇怪的景象。
苏轼在惠州任太守时,他笔下的山水画色彩浓郁。
虽然不妨碍墙壁空无一物,但我想向二位敬献敬意。
移居到秋天的晴朗天气中,召集客人与我一起游玩。
仍然保持朋友间的心意,收集古今的书籍都充满热爱。
长安人潮汹涌,来到这里可以洗净尘嚣。
想以拜石为师,心中喜悦无比,只是拍掌称快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