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余木散人,适来散木庵。
庵前木半枯,了不施斧錾。
支离性所受,裁剫无一堪。
漆割以汁美,井竭以泉甘。
持是表户册,理契庄与聃。
主人金闺彦,天花见优昙。
读礼暂言归,林壑非久眈。
峨峨五凤楼,栋梁千石担。
拥鼻恐不免,买山聊戏谭。
僦居倘见许,习懒吾巳谙。

【译文】

我本是散木庵里的木人,刚来的时候也是半枯的。

支离破碎的本性所受,裁剫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漆割用汁美,井竭以泉甘。

持有这表户册,理契庄与聃。

主人金闺彦,天花见优昙。

读礼暂言归,林壑非久耽。

峨峨五凤楼,栋梁千石担。

拥鼻恐不免,买山聊戏谭。

僦居倘见许,习懒吾巳谙。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严冬友寓居在友人王介甫的“散木庵”中,严冬友自比为“散木”,寄情山水,抒发自己的闲适情怀。

首联写自己与友人的关系,“伊余木散人,适来散木庵。” 严冬友自称是“散木”之身,寓居在友人王介甫的“散木庵”。 “适来”表明自己刚刚来到这里。

颔联写自己与“散木庵”的关系,“庵前木半枯,了不施斧錾。” 严冬友发现“散木庵”前的树木已经半枯了,而且没有人去修整它。 “了不施斧錾”表明自己对“散木庵”前的树不加修饰和修剪。

颈联写自己的性格与行为,“支离性所受,裁剫无一堪。” 自己性格支离破碎,没有合适的地方去裁剪和修饰。 “裁剫”是古代的一种裁剪工具,用于裁剪布料和纸片等。

尾联写自己的心态与志向,“漆割以汁美,井竭以泉甘。” 严冬友认为自己就像漆一样,虽然表面粗糙但却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器物;就像井水一样,虽然枯竭但却能让人感到甜美。 “持是表户册,理契庄与聃。” 他把自己看作是一张户簿,用来记录和管理“散木庵”的事情;也把自己看作是庄子和老子的化身,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末联写自己的愿望与打算,“主人金闺彦,天花见优昙。” 严冬友希望主人能够像金闺的子弟一样有才华,并且能够欣赏到美丽的天花和优昙的花。 “读礼暂言归,林壑非久耽。” 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暂时回到山林中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但并不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首诗表现了严冬友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他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的人格形象化,通过描写“散木庵”的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