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双柑便足奇,詅痴秏纸亦奚为。
故人曾授便宜诀,只爱游山不作诗。

【注释】

天台:山名。在浙江。唐末诗人方干曾任县令,曾游此山。草:指诗稿。詅痴:即“詅呆”,痴呆。秏纸:用纸写字、绘画等。便宜诀:简便的诀窍或方法。只爱:只喜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其《天台游草》诗稿的第三首。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点明游山的主题,并说明游山的目的不在于作诗,而在于欣赏自然风光和领略生活的乐趣。“双柑”句,写山中游赏时所食之物。苏轼《与程公辟书》:“余近欲以双橘二枚,饷子野,恐其不耐远劳,未果。”可见柑橘在当时是一种珍贵的水果。“便足奇”,意思是说,吃上几个柑橘就感到十分满足,觉得十分奇妙了。这里既表明诗人在山中游玩时的愉快心情,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人”句,承前启后,承接上句的“游山”,又为下面“不作诗”作铺垫。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说明自己虽受朋友指点,但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更喜爱游山,而不去追求作诗。“詅痴秏纸”,语本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老夫颇爱竹使君莫擅兰。俱芳益友偏怜淡雅陪君子。”意思是说自己虽然爱好竹子,但更欣赏兰花,因为竹子清高,兰花幽雅,两者各有所长,所以不能偏废。“奚为”,何为?何必?这里反问,意谓何必作诗呢?“游山不作诗”,正表明诗人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五、六两句是诗人自谦之词。这两句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得到朋友的指点,但我仍能领略到游山的乐趣;我虽然不喜欢作诗,但也很喜欢游览山川,欣赏风景。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怀。

全诗语言通俗流畅,明白晓畅,充分体现了方干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