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踠地万垂杨,曲录桥通宛转墙。
不信软红香土里,神仙仍占最清凉。
【注释】:
踠地:践踏。杨:杨柳。曲录桥:曲折的栏杆,这里指曲槛。宛转墙:曲折迂回的围墙。软红香土里:繁华的城市中。神仙:此处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园中景色的画卷,通过诗人的观察,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画面。全诗以风为线索,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以风为主题,后半部分则以人物活动为主体。
第一句“风前踠地万垂杨”,诗人以风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的画面。风前,即风在杨柳之上,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踠地,即踩踏着大地行走,给人以踏实的感觉;万垂杨,即无数垂杨树,给人以繁茂的感觉。这一句通过描写杨柳随风摇曳的姿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和动感。
第二句“曲录桥通宛转墙”,诗人以桥梁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曲折蜿蜒的围墙景象。曲录桥,即曲折的栏杆,给人以回旋往复的感觉;宛转墙,即曲折的围墙,给人以迂回曲折的感觉。这一句通过描写桥梁和围墙的布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层次感和深度。
第三句“不信软红香土里,神仙仍占最清凉”,诗人以人物活动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软红香土里,即繁华城市中的红尘俗世,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神仙仍占最清凉,即隐居山林的人仍然保持着清静和清凉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这一句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山林的清幽,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风、杨柳、桥梁、围墙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