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春有伴靳从骖,泼眼山光削碧簪。
心以地偏应更远,味于交澹不求甘。
竹溪耽逸人仍六,蕉叶浇愁我亦三。
城市渐遥岩谷近,此中容得是清谭。

这首诗是诗人在同曹慕堂给谏、朱竹君学士、陈伯思户部,史文量孝廉,曹申之上舍等朋友一起游历西山时,由二老庄的竹君韵引发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搜春有伴靳从骖,泼眼山光削碧簪。
“搜春”指的是搜寻春天的景致,这里指的是寻找春天的乐趣和美景。”有伴”意味着有朋友相伴,”靳从骖”则形象地描绘了朋友们一起出游的情景。”泼眼山光削碧簪”形容景色如同锋利的碧绿簪子般鲜明生动,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心以地偏应更远,味于交澹不求甘。
这里的”心以地偏”表示因为身处远离尘嚣的地方,所以心灵感到更为开阔,与世俗隔绝得更远。”味于交澹不求甘”则表达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奢华和享受,只是简单地品味生活的美好。

竹溪耽逸人仍六,蕉叶浇愁我亦三。
“竹溪”可能是指竹林中的小溪,古人喜欢在竹林中漫步,享受自然之美。”耽逸”指的是沉迷于安逸的生活。”蕉叶”则是诗人自喻为蕉叶,用蕉叶来浇愁,暗指心中的忧愁如同枯叶一般凋零。

城市渐遥岩谷近,此中容得是清谭。
城市的喧嚣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的山水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心胸开阔,可以畅所欲言,谈论那些清新而深刻的话题。”此中容得是清谭”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愿意与他人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交流与分享的渴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