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堂堂隙过骖,清游𢀩喜盍朋簪。
只除佛地境皆俗,每到山行心欲甘。
骠骑名真输第五,瞿昙义且叩前三。
扪萝恐有辽金刻,好摭遗闻入笔谭。
【注释】
山行叠前韵 其二:诗题中的“山行”是诗人自注的,意即在山水间漫步。“叠前韵”是诗体的一种,指诗歌的首句押韵,其余各句不押韵。
岁月堂堂隙过骖(cān参):岁月如箭,时光匆匆而过。
清游𢀩喜盍朋簪(hé朋簪):闲暇时喜欢与好友一起出游赏景。
只除佛地境皆俗(sú俗):只有到了佛教圣地,才觉得世俗生活庸俗。
每到山行心欲甘(yǎn甘):只要到了山中,心情就会舒畅。
骠骑名真输第五:骠骑将军的名字真让人感到惭愧,只能位列五名。
瞿昙义且叩前三:瞿昙氏的教义也让我为之叩头,位居三前。
扪萝恐有辽金刻(láng金刻):攀爬山间的树萝时,怕遇到辽代和金朝时期的刻文。
好摭遗闻入笔谭(zhě遗闻):喜欢搜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写成文字供他人阅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借游山之乐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无奈和对佛家超脱物外、淡泊名利境界的向往。全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又流露出对于佛家的敬仰之情。
首句“岁月堂堂隙过骖”,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生命易逝的感慨。第二句“清游𢀩喜盍朋簪”,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与好友们一同游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享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第三四句“只除佛地境皆俗,每到山行心欲甘”,“只除佛地境皆俗”,意味着只有在佛家圣地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平淡与宁静,而其他的地方都是充满了世俗的喧嚣和诱惑。“每到山行心欲甘”,则表达了诗人每当身处山林之中,都能感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第五六句“骠骑名真输第五,瞿昙义且叩前三”,则是借用历史上著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和佛教大师瞿昙悉达的名字,来表达诗人对这两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家教义的认可。这里的“输”字,既可以理解为“不如”,也可以理解为“不及”。
第七八句“扪萝恐有辽金刻,好摭遗闻入笔谭”,则是诗人在攀爬山间树木时,发现了一些被遗忘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成为了他写作的材料来源,也是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这里的“遗闻”指的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