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喧阗爆竹忙,过年俗例未应忘。
北来几月俄除夕,南望停云是故乡。
绣褓痴儿能觅栗,青裙小妇为调汤。
屋租米券都偿了,压岁钱犹足一囊。
【注释】
已丑:宋孝宗干道七年(公元1171年)
除夕:农历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为旧时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
九陌:九条街道。
喧阗:喧闹。
爆竹:古代在节日里燃放的各种烟花爆竹。
俗例:风俗惯例。
俄:忽然。
绣褓:绣花的襁褓。
青裙小妇:年轻的女子。
屋租米券:屋税和粮钱的契约。
压岁钱:旧时用红纸包裹的钱或物,压在儿童床前以避邪气,称“压祟钱”。
【译文】
九条街道上热闹非凡,爆竹声声响个不停,过新年的习俗不能忘记。
从北边来几个月后突然来到这个除夕,南方停云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小媳妇绣着花的襁褓,能找些栗子给孩子吃;年轻的女子给客人熬着姜汤。
屋税和粮钱的契约都偿还了,压岁钱还有一袋足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之夜所作,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过年时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新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