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偏兼两岁忙,春风如候几曾忘。
痴呆不卖甘违众,慈俭能持欲化乡。
促坐共围炉炭火,延龄预办粉团汤。
只愁才减年徒进,食粟区区为革囊。

【注释】

  1. 已丑: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至三十一年(1161),作者在临安。除夕:农历年底的最后一天,又称大年夜、岁除夜。
  2. 两岁:两年。
  3. 春风如候:春风像等待一样。候,等候,等待。
  4. 痴:愚笨,糊涂。
  5. 不卖甘违众:指不迎合众人。甘,迎合,讨好。
  6. 慈俭能持欲化乡:仁慈节俭,能够教化百姓。
  7. 粉团汤:用面粉做成的团状食品。
  8. 革囊:古代一种装物的小袋子,这里指贫穷。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除夕的诗。诗人以己丑除夕之夜为题,抒写了自己因才思敏捷,而遭到同僚排挤,不能尽展才华的痛苦心情。
    首句“一夜两岁忙”,点明除夕之夜,忙碌不堪;“两岁”即一年,与“忙”字相映成趣。
    次句“春风如候几曾忘?”春风常来,却不知是否还记得它的到来?春风是自然现象,不会记得人世间的事情。诗人用拟人手法表现自己的感慨之情,突出了“忙”的程度。
    第三句“痴呆不卖甘违众”,意指自己不媚俗,不取悦于人,与“不卖甘违众”语意重复,故删去。“痴呆”指愚笨。
    第四句“慈俭能持欲化乡”,说自己虽然愚笨,但能以慈爱节俭之心,使百姓受到感化。
    第五句“促坐共围炉炭火”,除夕之夜,大家围坐在火炉旁,烤着火取暖。
    第六句“延龄预办粉团汤”,除夕之夜,人们吃着热乎乎的团圆饭,以示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末句“只愁才减年徒进,食粟区区为革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思枯竭,只能勉强支撑生活现状的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苦百姓的冷漠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所思所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