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南去数邮程,抚字心劳得颂声。
锥利终能脱颖出,泉流只似在山清。
荐书共道公评在,异政知因儒术成。
宗派西江兼领袖,吏才元不掩诗名。
【注释】
豫章:今江西宜春。临川令:县令。南去数邮程:指到京城的路程很长。抚字心劳:“抚字”,安抚,慰勉;“心劳”,心里忧虑。得颂声:得到颂扬。
锥利:锥尖锋利,比喻才能出类拔萃。泉流只似在山清:泉水清澈如山间清流般纯净。
荐书:推荐人写的信。公评:众人的评价。异政知因儒术成:不同的地方由于儒家学说而治理得很好。宗派西江兼领袖:成为西江派的首领。
吏才元不掩诗名:才能不能被掩盖住诗歌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朋友之请所作的一首和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之情。
首句“平确斋自临川令被荐入觐赋诗奉柬”中的“平确”指平和而坚定,“斋”指书房,“临川令”指的是江西省临川县的县令。诗人因为自己的才能被朝廷所重用,所以写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第二句“豫章南去数邮程,抚字心劳得颂声。”中的“豫章”代指临川,“南去数邮程”指的是前往京城的距离很远,需要经过很多邮递的路程。“抚字心劳”,意即为了安抚百姓而操心劳累。“得颂声”则是指得到了众人的赞誉声名。
第三句“锥利终能脱颖出,泉流只似在山清。”“锥利”,比喻人才出众,有锐利的眼光和判断力。“脱颖出”,意为从众多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泉流只似在山清”,比喻泉水清澈见底,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出众的自信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第四句“荐书共道公评在,异政知因儒术成。”中的“荐书”指的是推荐人的信函,“公评”是指众人的评价,“异政知因儒术成”则是指不同的地方由于儒家学说而治理得很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受到众人好评和儒学的影响而取得成就的看法。
最后一句“宗派西江兼领袖,吏才元不掩诗名。”中的“宗派西江”,指的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派别,“领袖”则是指领导人物。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地位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学的重视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