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传曾游七泽濆,三秋气候似春分。
晓山出雾皆成浪,晚树和烟半作云。
引路松杉存古干,涉江兰茝有奇芬。
举头岳麓遥相望,恨未摩挲北海文。

【注释】

  1. 乘传:指乘驿车。传,古时传递信息的驿站叫“传”。七泽:传说中的七个沼泽地带。濆:水边。三秋:深秋。
  2. 晓山出雾皆成浪:早晨的山岭上雾气升腾如同波浪一般。
  3. 晚树和烟半作云:傍晚的树林中烟雾缭绕,仿佛是半空中的云彩。
  4. 引路松杉存古干:引导我们前行的是松柏杉槐等古代树木。古干,即老树。
  5. 涉江兰茝有奇芬:渡过江河时闻到了兰花和芷草的香气。兰茝,指香草,这里泛指南国特产的兰芷草。
  6. 岳麓:指湖南长沙的岳麓山,相传是大禹治水的场所之一。
  7. 北海文: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一句。传说北海深处有条巨鲲,能吞吐天地,后化为鹏鸟。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之作。诗人以游踪为线索,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
    首联“乘传曾游七泽濆,三秋气候似春分。”写自己曾到过传说中的七泽(今洞庭湖一带)游玩。诗人用了一个典故:“乘传”即乘驿车,传说中有七种沼泽地带,故称“七泽”。而诗人在深秋时节游览这些地方,觉得那里气候就像春天一样温暖。这两句不仅交代了自己的游踪,而且巧妙地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颔联“晓山出雾皆成浪,晚树和烟半作云。”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美景。诗人说,早上的时候,山岭上的雾气升腾如同波浪一般;傍晚时分,树林中烟雾缭绕,仿佛是半空中的云彩。这里的“晓山”、“晚树”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而“皆成浪”、“半作云”则分别写出了雾气和烟雾的飘渺不定,以及它们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魅力。
    颈联“引路松杉存古干,涉江兰茝有奇芬。”继续描述自己的旅途经历。诗人说,在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些古老的树木,它们就是那引领着旅人前行的松、柏、杉、槐等树种。而在过江时,他又闻到了兰、茝(一种香草)的芳香。这两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
    尾联“举头岳麓遥相望,恨未摩挲北海文。”写诗人站在岳麓山前远望,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距离较远,诗人未能亲自去拜访这位朋友,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他的安康。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文学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