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决蛇矛逐贼忙,黄沙埋骨路茫茫。
匹夫强死犹能厉,志士成仁自不亡。
可笑狂王虚出荡,尚馀野父走祈禳。
猘儿枉作江山主,俎豆翻输一尉长。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忠烈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他不畏艰险,奋勇杀敌,最终为国家捐躯。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十决蛇矛逐贼忙”,描绘了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十决”意味着将军手持长矛,勇猛地向敌人冲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蛇矛”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形状类似蛇,便于近战。这两句诗通过对将军英勇杀敌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勇猛无畏。
次句“黄沙埋骨路茫茫”,进一步描绘了将军牺牲的场景。“黄沙”指的是战场上的黄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埋骨”是指将军被埋葬在黄土之下,成为了尘土的一部分。“路茫茫”意味着死亡的道路漫长而遥远,表达了将军牺牲的悲壮和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将军牺牲场景的描述,传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第三句“匹夫强死犹能厉”,强调了将军的勇敢精神。“匹夫”指的是普通的士兵,“强死”意味着他在临死前仍表现出顽强的意志。“犹能厉”意味着这种意志仍然坚不可摧。这一句诗赞美了将军在面对死亡时所展现出的英勇和坚强,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第四句“志士成仁自不亡”,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崇高品质。“志士”指的是有志之士,“成仁”意味着为了信仰和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自不亡”意味着即使牺牲也不会失败或消亡。这一句诗赞美了将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第五句“可笑狂王虚出荡,尚馀野父走祈禳”,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对其他统治者的讽刺。“狂王”指的是轻率的统治者,“虚出荡”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只是表面上的摆阔炫耀,没有真正的实力和勇气。“野父”指普通的百姓,“走祈禳”意为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逃脱灾难。这一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批评了那些统治者的无能和虚伪,表达了对于将军的钦佩和对其他统治者的不屑一顾。
最后一句“猘儿枉作江山主,俎豆翻输一尉长”,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将军死后权力分配的不满。“猘儿”指的是小动物或小孩,在这里用来形容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他们只能做无谓的争斗和争夺。“江山主”是指掌握政权的人,“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皿,这里用来比喻权力的象征。“一尉长”指的是一个小官,地位低微。这一句诗通过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权力争夺中的表现和结果的不满,以及对于将军死后权力分配的质疑和不满。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忠烈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诗人通过对将军英勇杀敌、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其他统治者的讽刺和表达对于权力分配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讽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忠诚、勇敢和正义的歌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