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经同泰八关开,几费金钱赎帝回。
红席未归沧海使,青丝不道寿阳来。
枯墙枳棘诗空在,曲项琵琶梦巳灰。
赢得暮年词赋客,人闲争数庾郎才。
【注释】
金陵:指南京,古称金陵。咏古:即怀古诗。五:此指第五首。经同泰八关开:相传唐玄宗时长安八关,每门置一将军把守,有“经同泰”者,乃其名,后来泛称节度使为“经同泰”。几费金钱赎帝回:几度用金钱赎取皇帝回来,典出《旧唐书·张说传》。红席未归海(hai)沧使:指唐代诗人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又号东山居士。《太平广记》载:“贺知章初隐于丹阳(今江苏丹阳县),自称‘丹阳布衣’;晚年还乡,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见镜湖之景,遂赋诗云:‘镜湖水,三百曲,观沧海。’”青丝不道寿阳来:指唐代著名女性诗人薛涛,字洪度,女官人,善文词,尤工于诗。后入宫,授内供奉,因赐号薛涛,故世称“薛涛笺”;又称“薛涛诗”。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写唐玄宗对安史之乱的无力挽回。“经同泰八关”,指唐玄宗时的八关都护府。据《旧唐书·地理志》,长安城有八关,各以一名将镇守。如“经同泰”就是其中的一名大将贺知章。他曾任剑南道按察使、太子宾客等职。安禄山起兵叛乱后, 贺知章曾劝唐玄宗去蜀(四川成都)避难。但玄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在成都被迫投降了叛乱军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无限惋惜之情。下面两句则写到了贺知章。贺知章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和文学家。他曾两次担任宰相,主持过国家大政,并曾与李白等人交游唱和。李白曾有诗赞颂他的才华。然而由于他年老多病,终于没有等到安史之乱平定,就因病去世了。诗人在这里借题发挥,既表达了对贺知章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他的悼念之情。
“枯墙枳棘诗空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贺知章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诗篇却还在人间流传着。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贺知章的诗篇比作是枯墙中的枳棘(一种常绿灌木)一样顽强生存下来。
“曲项琵琶梦已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贺知章去世以后,那些曾经为他所作的曲子的琵琶手们也都已经老了,他们的音乐梦也早就破灭了。这里诗人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这个意思。一个是关于琵琶的典故,另一个是关于音乐梦的典故。琵琶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它的演奏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才能。而音乐梦则是诗人用来比喻那些曾经为贺知章所作的曲子的音乐梦想。这两个典故都用得非常贴切,使得整句诗的意思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的话。他认为自己的诗才能和贺知章相比拟,而他自己现在却已经老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争高下。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与贺知章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认为贺知章的诗才就像是一座高峰,而他自己的诗才能只是一座小丘。而现在他却已经是一片枯树荆棘丛中的人,再也没有机会和贺知章竞争了。
这首诗通过对贺知章的怀念和对其诗才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使用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