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论人物,江东数步兵。
偶随游洛侣,不博曳裾名。
白璧曾何玷,青山若有情。
秋风波浪恶,安稳吃莼羹。

注释:

题三高祠三首 其二:

典午论人物,江东数步兵。

偶随游洛侣,不博曳裾名。

白璧曾何玷,青山若有情。

秋风波浪恶,安稳吃莼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洛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句“典午论人物,江东数步兵。”典午指的是古代的典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于古人的评价。江东数步兵则是指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如谢安、谢朗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的评价,认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值得尊敬的人。

第二句“偶随游洛侣,不博曳裾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偶尔跟随一些游历洛阳的人,但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的“曳裾”原指官员穿礼服的样子,后来泛指做官;“名”则指名声和地位。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对于名利看得很淡,更注重的是生活的乐趣和个人的修养。

第三句“白璧曾何玷,青山若有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白璧和青山的感情。他认为白璧本无瑕疵,但却因为被玷污而失去了价值;同样地,青山原本是有情感的,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而失去了它的美丽。这两句话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秋风波浪恶,安稳吃莼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风的波浪让人感到不安,但诗人还是选择安心地吃着莼菜汤。这里的“秋风波浪”象征着生活的困难和挫折,而“吃莼羹”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表示诗人虽然面临困境,但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