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田多下,依冈径半荒。
人贫愁旱潦,地小束堤防。
老屋苫为瓦,终年麦作粮。
草嫌淮北陋,千里亦同乡。
宿迁道中
近水田多下,依冈径半荒。
人贫愁旱潦,地小束堤防。
老屋苫为瓦,终年麦作粮。
草嫌淮北陋,千里亦同乡。
注释:
- 宿迁道中:描述了在宿迁的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和所感。
- 近水田多下:形容田地靠近水源,地势较低。
- 依冈径半荒:形容道路两旁的山冈,一半被荒废。
- 人贫愁旱潦:因为贫穷而担心干旱和洪水。
- 地小束堤防:土地狭小,只能用来修筑堤防。
- 老屋苫为瓦:形容房屋简陋,屋顶用茅草覆盖。
- 终年麦作粮:全年以小麦为主食。
- 草嫌淮北陋:指草地嫌弃淮北地方贫瘠。
- 千里亦同乡:虽然距离很远,但也是同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宿迁道中的所见所感。首两句描写了农田地势低洼、土地贫瘠的状况,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困境。第三句表达了农民因贫穷而担忧自然灾害的心情。第四句描绘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只能修筑堤防来防止洪水。第五句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只能以小麦为主要食物来源。第六句表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不满,认为草地嫌弃贫瘠的地方。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两地相隔千里,但由于都是同乡,所以可以互相理解并给予支持。整首诗通过对宿迁道中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自然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同乡之间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