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秋风飒飒黄,棘篱椒坞隐微芳。
非因仄径无由见,不遇闲人那觉香。
潦倒忍随秋草没,飘零愁见海田荒。
柴桑三径俱榛莽,谁得如君只傲霜。
注释:
野菊(菊花)
历乱秋风飒飒黄,棘篱椒坞隐微芳。
非因仄径无由见,不遇闲人那觉香。
潦倒忍随秋草没,飘零愁见海田荒。
柴桑三径俱榛莽,谁得如君只傲霜。
译文:
秋天的风刮过,野菊在荆棘篱笆旁、花椒树丛中隐约散发出淡淡的芬芳。不是因为荆棘篱笆和花椒树丛狭窄的通道,我无法见到它;如果不是遇到悠闲的人,我也不会闻到它的香味。
潦倒地忍受着秋天的风吹,秋草淹没了它们。飘零的菊花看到海边荒芜的土地,心中充满忧愁。柴桑三条小路都被野草覆盖,谁能像你一样只傲然开放在寒冷的冬天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诗作之一,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首写菊花的诗。这首诗描写了菊花在深秋时节,被风吹落,与荒废的海田相伴,最后被遗忘在荆棘篱笆旁和花椒树丛林间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历乱秋风飒飒黄”,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秋风扫过,落叶纷飞,菊花在风中摇曳,颜色也变得暗淡。这里的“历乱”一词,形容菊花在风中的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凋零。
次句“棘篱椒坞隐微芳”,则进一步描述了菊花所处的环境。在棘篱和花椒树丛中,菊花虽然难以被人们察觉,但它仍然顽强地绽放着微弱的芬芳。这里的“棘篱”和“椒坞”,都是指偏僻的地方,而“隐微芳”则形容菊花的香气虽弱但仍存在。
第三句“非因仄径无由见,不遇闲人那觉香”则是说,如果没有遇到欣赏菊花的人,那么即使是在狭窄的路径上,菊花也无法被人察觉。这里的“仄径”指的是狭窄的小路,而“闲人”则是指那些悠闲自得的人。
第四句“潦倒忍随秋草没”,则描绘了菊花在秋天被风吹落,最终被淹没在秋草之中的情景。这里的“潦倒”意味着衰败、落魄,而“秋草没”则形容了菊花被风吹落的景象。
第五句“飘零愁见海田荒”,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不幸遭遇。在荒凉的海田中,菊花独自飘零,令人感到无尽的忧愁。这里的“海田荒”指的是海边的田地荒芜,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柴桑三径俱榛莽,谁得如君只傲霜”,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柴桑三径都被野草覆盖,而只有你(指诗人自己)能够像菊花一样在寒冷的冬天傲然开放。这里的“柴桑”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村庄,而“三径”则是指通往村中的道路。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