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年时、空庭桂树。
无声暗湿凉露。
霏霏金粟黄千粒,吹满一庭香雾。
抛绣谱。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
年华细数。
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旧梦总无据。
禅心悟。
试问天香几度。
阅人青鬓成故。
一枝倦付人间赏,似拟小山隐去。
花且住。
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
一尊酹汝。
聊共对银蟾,浓添金粉,莫便叹迟暮。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所作,全诗如下:

庭有双桂,年来憔悴甚矣,感赋
记年时、空庭桂树。
无声暗湿凉露。
霏霏金粟黄千粒,吹满一庭香雾。
抛绣谱。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
年华细数。
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旧梦总无据。
禅心悟。
试问天香几度。
阅人青鬓成故。
一枝倦付人间赏,似拟小山隐去。
花且住,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
一尊酹汝。
聊共对银蟾,浓添金粉,莫便叹迟暮。

注释:

  • 庭有双桂(庭院中有两棵桂花树):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桂花盛开,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 年来憔悴甚矣(近年来我变得憔悴不堪):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忧虑。
  • 感赋(因桂花而感怀): 表达了诗人因桂花的美丽而引发的感慨和思索。
  • 空庭桂树(空旷的庭院里有两棵桂树): 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桂树独自挺立在空旷的庭院里。
  • 无声暗湿凉露(桂花树下无人欣赏,只有露水悄然湿润): 描述了桂花树下无人欣赏的情景,只有露水默默滋润着桂花。
  • 霏霏金粟黄千粒(桂花如金粟般璀璨,洒满了整个庭院): 形容桂花的花朵像金黄色的小米一样繁多而明亮。
  • 吹满一庭香雾(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庭院中,仿佛形成了一层香雾): 生动地描绘了桂花香气扑鼻的场景,令人陶醉不已。
  • 抛绣谱(抛弃了绣花的工作): 表示诗人放下了繁忙的绣花工作,专心致志地欣赏桂花的美丽。
  • 只此是秋风秋雨凭栏处(这是秋天的风与雨在栏杆旁停留的地方): 表达了诗人对于秋风秋雨的依恋之情,它们为桂花增添了更多的韵味。
  • 年华细数(细细品味岁月的流逝): 通过“细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逝去的哀愁。
  • 看此树婆娑,斜阳重倚(看着这棵桂树摇曳生姿,斜阳再次映照它): 描绘了桂花树随风摇曳,斜阳再次照耀它的美丽景象。
  • 旧梦总无据(旧时的梦想已经无法实现): 意味着诗人对于过去的美好回忆已难以追寻,只能感叹时光易逝。
  • 禅心悟(禅宗心境豁然开朗): 表示诗人在欣赏桂花的过程中,心境达到了一种豁达的境界。
  • 试问天香几度(试着问问上天,桂花的香气究竟经历了多少回?): 通过询问上天,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香气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阅人青鬓成故(见证了许多人的青春渐逝): 暗示了时间飞逝,人们的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逝去。
  • 枝倦付人间赏(厌倦了人间对桂花的观赏): 表现出诗人对于名利场的厌倦之情,渴望远离尘世喧嚣。
  • 似拟小山隐去(如同小山一般隐居而去): 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世俗纷扰,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
  • 花且住(花儿请留步): 恳求花儿不要离去,留住这份美景。
  • 还只怕秋江人去秋无主(担心秋天江边的人离去后,这片桂花林将无人欣赏): 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害怕失去这些珍贵的自然景观。
  • 一尊酹汝(斟满一杯酒祭奠你): 表达了诗人对桂花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 聊共对银蟾(暂且一起面对明亮的月光): 描绘了诗人与桂花共同欣赏月色的美好场景。
  • 浓添金粉(用金粉增添光彩): 形容月光如金粉般熠熠生辉,照亮了整个庭院。
  • 莫便叹迟暮(请不要感叹人生易老): 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诗人以桂花为题,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吟咏,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桂花为引子,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吟咏,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桂花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