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兴作柱石臣,外辑内绥,薄海共游春浩荡;
与令孙结文字友,山颓斗陨,小儒惟有涕纵横。

【注释】

为中兴作柱石臣:为中兴之业作支柱。柱石,指国家。

外辑内绥:指在对外战争中,要善于联合其他力量,以抵御敌人。

薄海共游春浩荡:四海之内,都来参加春天的盛会。薄海,大海。

与令孙结文字友:与小辈结为文字之交。文,通“纹”,花纹。

山颓斗陨:比喻国家的覆亡,也喻指个人的遭遇。

小儒:年幼无知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曾国藩的挽联。曾国藩是晚清名将,湘军首领。曾氏家族世代官宦,其子曾纪泽、曾纪鸿皆能诗善文。曾国荃为曾国藩次子,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编修,后任两江总督。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军队攻陷南京,曾国荃战死。作者在曾国荃去世后,写此挽联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上联首二句赞颂曾国藩为国家统一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中兴作柱石臣”是对曾国藩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意谓曾国藩为挽救清朝危亡而奔走呼号,呕心沥血,不辞辛劳,终于成为国家统一事业的中流砥柱和顶梁柱。“外辑内绥”,是指他在处理中外关系上,善于联合其他力量,以抵御外来侵略。“薄海共游春浩荡”,是说他的事业影响所及,遍及四海,使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振奋和欢欣。这两句赞扬的是曾国藩对国家统一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及他的远见卓识。

下联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和个人遭遇的忧虑之情。“与令孙结文字友”是指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与作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曾纪泽是近代著名的维新派人士,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个出使西方的大臣。“山颓斗陨”,比喻国家的覆灭,也喻指个人的遭遇。这里既指曾国荃的死,也暗示了当时国家形势的危急。“小儒惟有涕纵横”则是说,自己作为年幼的书生,只能仰慕先贤遗德,悲叹国家命运的多艰,泪如泉涌。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个人遭遇的担忧之情。

整首联语凝练精悍,感情真挚深沉,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曾国荃的怀念之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