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是戡定立功之地,握节重临,六七年外辑内绥,断发蛮夷咸服德;
玉宇当成平无事之秋,骑箕遽返,亿万姓途悲巷哭,衔恩部曲更伤神。

【注释】

金陵:指南京。曾国荃,字君节,湖南湘阴人,太平天国将领,官至两江总督。

握节:执有符节,为朝廷的使臣。重临:再度来临(指曾国荃被召回朝廷)。六七年:六七年之间。辑内绥:安抚百姓。断发蛮夷:剪去头发的异族。咸服德:都服膺于德行。

玉宇:京城。当成:定将。平无事之秋:太平无事的时候。骑箕:乘着簸箕星。遽返:突然返回。亿万姓:千万百姓。途悲巷哭:在道路上痛哭。衔恩:感激之情。部曲:部下的部队。伤神: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是曾国藩为追悼他的朋友、同乡、部属曾国荃而作。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老部下,曾国荃率军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南京,立下赫赫战功,曾国藩为他写了《曾胡治兵语录》以奖勉其功业。然而好景不长,曾国荃因受排挤,被贬谪回原籍后,抑郁而死,曾国藩十分痛心,特撰此挽诗,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深情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无限惋惜。

首句“金陵是戡定立功之地”,点明曾国荃建功立业之地——南京,并突出其平定太平天国之功。接着“握节重临,六七年外辑内绥,断发蛮夷咸服德”四句赞颂曾国荃收复失地,安抚百姓,威名远播,深得民心。其中“断发蛮夷咸服德”一句尤为传神,“断发”即剪短头发,表示归顺,“咸服德”即都佩服他的德行。这既是对曾国荃收复南京后所采取的宽政策略的肯定,也是对他人品的赞美。

颔联:“玉宇当成平无事之秋,骑箕遽返,亿万姓途悲巷哭,衔恩部曲更伤神。”颈联写曾国荃被召回朝中,引起千家万户的悲痛和伤感。“玉宇当成平无事之秋”一句,暗用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故里”之意,暗示曾国荃的死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并非病死。“骑箕遽返”,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比喻曾国荃仕途得意。“亿兆”即千万。“衔恩部曲”中的“衔恩”,即感激之情。《晋书·王戎传》:“王戎有俊才,少而浮扬,与丞相山涛相善,及山州镇事,尝言:‘子弟难训诲,山公(涛)每称说如此。’”后人遂以“衔恩”代称部曲。“伤神”意为悲伤到极点。尾联“衔恩部曲更伤神”,既承上句“衔恩”(感念恩德),又启下句“伤神”(悲伤到极点),感情深沉而又曲折委婉。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既有对曾国荃生前功绩的赞扬,又有对其不幸结局的哀悼;既有对其一生奋斗的回顾,又有对其身后萧条的惋惜。诗人善于通过对比和烘托,表现了曾国荃的一生,以及他给人们留下的深切印象和巨大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