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魂梦锁双松,此日禅床许卧侬。
修竹较泉清更韵,高僧比酒味还浓。
供茶新栗先霜剥,炊饭香粳带月舂。
任是凡尘何处到,薜萝门径总云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句,结合注释和相关提示进行赏析。

寓双松庵:寄情于两棵双松树的山间庵舍中。

两年魂梦锁双松,此日禅床许卧侬。

两年魂梦锁双松,此日禅床许卧侬。前句是说,两年来魂牵梦萦地思念着双松庵;后句是说,现在终于可以在双松庵的禅床上安歇了。“两年”,即一过二年,表明自己对双松庵的思念之深。“双松”即指作者所住之处。

修竹较泉清更韵,高僧比酒味还浓。

修竹(长竹)较泉水(流泉)清而且更有风味,高僧比美酒(醇酒)更香且味道更浓烈。这两句以“修竹”“泉”和“高僧”三个意象,写出了作者在幽静、闲适的双松庵中,与自然为伍,与佛学为伴,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境界。

供茶新栗先霜剥,炊饭香粳带月舂。

“供茶”是说新摘下的栗子经过冬霜的剥洗,而烹制的米饭则散发着月光的清香。“新栗”是说新收获的栗子,“新栗”又可指刚煮过的米粥。“炊饭”是做饭,“炊饭”也可指用火烤食。“带月舂”,即指一边吃着饭菜一边劳动的样子。这两句写双松庵主人生活的情趣。

任是凡尘何处到,薜萝门径总云封。

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是凡人居住的地方,也都会有藤萝缠绕的门径。“薜萝”(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常用来比喻隐者或隐居之地。这两句是说,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进入这幽静的山房,便如归隐山林一般。

【答案】

译文:

这两年里,我日夜思恋着双松庵,今天终于可以在这禅床上睡觉了。修长的竹子比起那流动的泉水还要清爽,高僧比美酒更香,更醇厚。新采的栗子经过冬霜的洗涤,刚煮出来的米饭散发出月光般的清香。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是凡人居住的地方,也都会有藤萝缠绕的门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首联写自己对双松庵怀有深情,颔联写双松庵环境的清幽之美,颈联描写自己在这清幽的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尾联写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双松庵,就像归隐山林一样。

这首诗语言平易朴素,但富有韵味。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如把“修竹”“泉”当作有情感的人,使它们具有灵性,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诗中大量使用比喻,使画面更为鲜明,形象更加饱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