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感百端,胶扰夜不已。
缚茧苦相缠,闻鸡每数起。
万籁方寂然,形声泯听视。
其如意马驰,凭空自横驶。
事或触千年,心乃通万里。
庐梦固未成,杞忧亦徒尔。
顾念身何系,绕床乃在此。
我生已六十,人寿嗟余几。
奈何针毡中,戕贼徒自毁。
圣人素患难,其道究何以。
强笑为亲娱,有惭老莱子。

【注释】

不寐:不能入眠;寐,睡眠。

日之感百端:指各种烦恼困扰。

胶扰夜不已:纠缠、扰乱了夜晚的安宁。

缚茧苦相缠:形容束缚和缠绕的痛苦。

闻鸡每数起:听到鸡叫就起床。

万籁方寂然:四周万籁俱寂。

其如意马驰,凭空自横驶:意谓心如骏马,不受羁绊,自由奔放。

事或触千年,心乃通万里:有时触动久远的事情,就能贯通遥远的空间。

庐梦固未成:想建的屋子还没建成。

杞忧亦徒尔:杞人忧天的忧虑也是白费力气。

顾念身何系:只是想想而已。

绕床乃在此:在床上徘徊。

我生已六十:已经活了六十年。

人寿嗟余几:寿命还剩下多少年?嗟,感叹词。

针毡中:指困境中。

圣人素患难:古人在困难时也经历过痛苦。

强笑为亲娱:勉强一笑来逗乐亲人。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以善嬉为名。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七言绝句组诗。全诗通过作者的梦境与现实,以及与亲人的交流,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死、对名利的看法。诗中既有诗人对生活无奈的叹息,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日之感百端,胶扰夜不已”两句,写日夜被烦恼所困扰,无法安寝。诗人通过“感百端”三字,表现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和体会,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颔联“缚茧苦相缠,闻鸡每数起”两句,写自己被束缚和缠绕的痛苦,以及听到鸡叫就起床的生活状态。这既是对他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内心感受的形象刻画。

颈联“万籁方寂然,形声泯听视”两句,写周围一片寂静,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其如意马驰,凭空自横驶”两句,以骏马比喻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这既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中间四句“事或触千年,心乃通万里”至“顾念身何系,绕床乃在此”六句,写诗人在梦中与亲人交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通过梦中的对话,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死、对名利的思考和领悟。

尾联“我生已六十,人寿嗟余几”两句,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自己的寿命还剩下多少年呢?这既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奈感慨,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末联“奈何针毡中,戕贼徒自毁”两句,诗人用“针毡中”比喻自己身处困境中的无奈,以及被伤害后的悲痛。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抱怨,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独到见解,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