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对青原,望望隔洲渚。
两地水云兼,惭愧湖山主。
承乏比摄官,驻足无定所。
元都前度人,三年怅修阻。
所喜文字交,往来今旧雨。
春风一月余,长嬴改时序。
流光去何速,蓂阶闰可数。
便腹笑经师,疑义存夏五。
欲持益智粽,湘灵在何许。
回首高山高,愿言结游侣。
把臂希五贤,叩关礼七祖。
良时难再得,永日独延伫。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栻所作的《青原书院即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全诗如下:
峨峨对青原,望望隔洲渚。
两地水云兼,惭愧湖山主。
承乏比摄官,驻足无定所。
元都前度人,三年怅修阻。
所喜文字交,往来今旧雨。
春风一月余,长嬴改时序。
流光去何速,蓂阶闰可数。
便腹笑经师,疑义存夏五。
欲持益智粽,湘灵在何许。
回首高山高,愿言结游侣。
把臂希五贤,叩关礼七祖。
良时难再得,永日独延伫。
逐句解析:
- 峨峨对青原,望望隔洲渚。
- “峨峨”形容青原山巍峨壮观,“对青原”表示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望望隔洲渚”则描绘出诗人与家乡山水之间相隔的距离感。
- 两地水云兼,惭愧湖山主。
- 诗人身处异地,看到家乡的水云景色,不禁心生惭愧,觉得自己不如家乡的主人。这里的“惭愧”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 承乏比摄官,驻足无定所。
- 诗人因公务而暂离家乡,身不由己地来到异乡。这里的“承乏”和“驻足”都暗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无奈和辛酸。
- 元都前度人,三年怅修阻。
-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故乡度过的时光,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里的“元都”可能指的是家乡,而“前度人”则意味着过去的朋友或亲人。
- 所喜文字交,往来今旧雨。
- 尽管身处异地,但诗人仍与朋友保持联系,相互交流学问。这种文字之交成为了诗人在异乡的精神寄托,使他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
- 春风一月余,长嬴改时序。
- 春天的来临给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而“长嬴改时序”则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
- 流光去何速,蓂阶闰可数。
- 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之快,难以捕捉其踪迹。而“蓂阶闰”则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来推算年月。这里的“闰”字暗示了农历中的闰月,使得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更加感慨。
- 便腹笑经师,疑义存夏五。
- 诗人在闲暇之余,会与朋友讨论经文和学问。这里的“便腹”可能指的是轻松愉快的心情,而“笑经师”则表明诗人对经典学者的敬仰和尊重。
- 欲持益智粽,湘灵在何许。
- 端午节是诗人思念故乡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他希望能够吃到美味的粽子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湘灵”很可能指的是屈原,因为屈原是湖南人,所以在这里借代屈原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回首高山高,愿言结游侣。
- 诗人回想起家乡的山川河流,心中充满了向往之情。在这里,他期待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攀登高山,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 把臂希五贤,叩关礼七祖。
- 诗人在异乡结交了许多朋友,他们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在这里,他希望能够向这些朋友学习,向他们请教学问,并一同拜访祖先的墓地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 良时难再得,永日独延伫。
- 诗人感叹美好时光难得一遇,无法把握。因此,他在漫长的等待中不断沉思,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