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儒冠耻圣明,丁年重见集髦英。
敢将科第夸侪辈①,转觉前贤愧后生。
【注释】
“皓首儒冠”四句:意思是说,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戴上了儒者的方巾,而自己又耻于在圣明时代做官,所以当年轻时又重新聚集了一群少年英才。“科第”四句:意思是说,虽然不敢自比于前贤,但看到他们被后人讥笑为后生可畏,也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以及对后生晚辈的鼓励和期望。
“皓首儒冠耻圣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戴上了儒者的方巾,而自己又耻于在圣明时代做官。这里的“皓首”是指年老的样子,而“儒冠”则是指儒家学者的帽子。诗人在这里用“耻于”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矛盾。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但在圣明的时代却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感到耻辱和失望。这种情绪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
“丁年重见集髦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不敢自比于前贤,但看到他们被后人讥笑为后生可畏,也感到惭愧。这里的“丁年”是指年岁已高的意思,而“集髦英”则是形容年轻人汇聚在一起的场景。诗人在这里用“不敢自比”来表达他对前贤的尊敬和崇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和前贤的情况,表达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以及对后生晚辈的期望和鼓励。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不应该因为追求名利而迷失自我。同时,他也希望后生晚辈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和成长,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