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须从最上头,为山一篑岂能休。
松高荫远留余庆①,玉润薪传忆旧游②。
小草滋荣沾雨化,大材盘屈待岩搜。
相期励志勤藨蓘,定见深耕自有秋。

【注释】

①松高荫远留余庆:比喻有成就的子孙能够为家族带来荣耀和福泽。

②玉润薪传忆旧游:意指学问和技艺的传承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就像玉石一样经过打磨才能发光发亮,而这种光芒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吴林茂才对后辈的教育理念和期望,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其赏析:

首联“取法须从最上头,为山一篑岂能休。”意味着在教育子女时,应先从基础做起,坚持不懈地努力。正如建造一座小山一样,即使只是一小段土也要不停地填上去,不能半途而废。这反映了吴林茂才对教育的严肃态度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颔联“松高荫远留余庆,玉润薪传忆旧游。”则是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松树高大、枝叶茂盛,象征着子孙后代能够为家族带来长久的荣耀和福泽;而玉润则暗示了学问和技艺的传承需要像玉石一样经过打磨才能发光发亮,而这种光芒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子孙的期望,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执着追求。

颈联“小草滋荣沾雨化,大材盘屈待岩搜。”则是以小草和小树的生长为例,来说明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小草虽然渺小,但它能够吸收雨水中的养分,茁壮成长;而大材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盘屈和积累,才能够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这两句话寓意着教育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尾联“相期励志勤藨蓘,定见深耕自有秋。”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作者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够秉持勤奋的态度,努力学习和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辛勤耕耘后的回报时刻。这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这首诗通过对教育和学习的深入思考和描述,展现了吴林茂才对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后辈的关爱和期待之情,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思考,更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深刻反思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