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李浮瓜暑退初,偶然帖展韭花书。
别饶风味殊煨芋,却有干粮是熟薯。
候火好从丹转后,回甘妙在黑甜余。
郊原近日方祈雨,为问山苗叶已舒。
薯脯
沉李浮瓜暑退初,偶然帖展韭花书。
别饶风味殊煨芋,却有干粮是熟薯。
候火好从丹转后,回甘妙在黑甜余。
郊原近日方祈雨,为问山苗叶已舒。
【注释】
①沉李浮瓜:指夏季瓜果成熟。沉李:指成熟的李子;浮瓜:指成熟的冬瓜。
②“偶然”句:忽然展开一张韭菜花的书签。
③“别饶”句:另外还有用熟的红薯制作的点心,别有一种风味。
④候火:准备柴火。丹转:即炼丹,这里指烹饪。
⑤“回甘”二句:吃了这种点心,回味中又带甜味。黑甜:指红薯,因为烤熟后呈黑色,所以叫黑甜。
⑥郊外平原上最近正忙于祈求下雨,我特来询问山上的禾苗是否已经舒长。
【赏析】
这首绝句,描写了作者在酷夏时自制一种点心的全过程。诗的前两句写夏日消暑的佳果和点心的制作过程;后两句写点心的风味及其对人的好处。全诗语言质朴平实,但意味深长。
诗前两句写夏日消暑的佳果和点心的制作过程。首句中的“沉李浮瓜”、“偶然”两词,表明夏天炎热,人们喜欢吃李子、西瓜等清凉水果。次句中的“偶然”一词,说明作者在偶然之间发现了做这道菜的方法。第三句则描绘了这种点心的制作过程:“别饶风味殊煨芋”,用另一种食物(即蒸熟的红薯)作为原料,做成一道别致的点心。
诗的后两句写点心的特点及好处。第四句说这道点心别有一番风味,第五句说吃了这道点心,回味中又带甜味。最后一句写郊原上正在祈求下雨,作者特来询问山上的禾苗是否已经舒长。这一句是虚写,也是点睛之笔。通过作者的询问,读者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