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景物易惊秋,一夜西风扫客愁①。
门户傍人原寄托,简书羁我尚淹留。
故园松菊径初辟②,晚景桑榆功要收。
乘兴重来仍访旧,不妨频泛剡溪舟。
【注释】
①客愁:指作者在外地为官所生发的羁旅愁思。
②松菊径:指作者家乡的一条小道,两旁种满松树和菊花,叫松菊径。
③桑榆晚景:喻晚年,这里指作者已到暮年。
④剡溪舟:指船名,即《后汉书·严光传》中说的严子陵垂钓的地方,位于浙江嵊县西南二十华里。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移局荆嘉山房之后不久的秋天。诗人因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借写秋日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联“林泉景物易惊秋,一夜西风扫客愁”,开篇点明时令,点明题旨。秋天,草木摇落,天气转凉,自然界的一切景象都显得那么苍莽、冷寂、萧索。秋风,更是使人悲秋伤感。诗人以“林泉”起兴,以“易惊秋”、“扫客愁”两对句一气贯下,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敏感和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即由宦游而引起的孤寂、凄凉之感。这两句诗语言平淡自然,却饱含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特殊感情。
颔联“门户傍人原寄托,简书羁我尚淹留”承上启下,进一步写自己的处境。诗人以“门户傍人”起兴,用“原寄托”三字收束,既表明了自己虽身处异地仍不忘本,也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而“简书羁我尚淹留”一句,则又说明自己因公务缠身而不能早归。这一联与上联相照应,将诗人的身世之忧与羁旅之情融于一体,使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开阔。
颈联“故园松菊径初辟,晚景桑榆功要收”,紧接前二联之意,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先以松、竹、菊、梅四种植物来描绘故园风光,以表达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再以桑榆来比喻自己的晚年,以桑榆晚景比喻自己的仕途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功业未成,只好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这一联与前二联相照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怀乡之情。
尾联“乘兴重来仍访旧,不妨频泛剡溪舟”,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经历了一番坎坷之后,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决心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去拜访那些老朋友。同时,他也决定乘兴而行,泛泛小船,游览那美丽的江水。尾联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展示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来表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经历。其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