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长歌蜀道难,东南民气半凋残。
流传往事亲身见,点检新闻袖手看。
壮士军中违远志,书生纸上付空叹。
兰成本是悲秋客,不听哀猿鼻已酸。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岂独长歌蜀道难:诗人表达了对艰难险阻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东南民气半凋残:描绘了东南地区人民生活困苦、士气低落的景象,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 译文:
- 岂独长歌蜀道难:不仅仅是在歌颂蜀道的艰险。
- 东南民气半凋残:东南地区的人民士气已经衰落,一半都处于凋零的状态。
- 注释:
- 读张船山前辈《宝鸡题壁诗》有感·其二:这首诗是诗人读了张船山前辈的《宝鸡题壁诗》后,有所感触而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 清]刘绎:指明了作者为清朝诗人刘绎。
-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蜀道之难以及东南地区人民的生活困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对壮士与书生的不同命运的刻画,诗人展现了不同阶层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和反应,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此外,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反讽和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讽刺意味,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最后,此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