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高原苗在山,孤松郁郁伍茅菅。
地非有择岩泉僻,天本无私雨露悭。
岂是不才甘自弃,其如行路莫相关。
平心细想荣枯境,斤斧能忘转为闲。
【注释】
涧:山间的流水。松:指柏树。苗:指小草。孤:孤独。郁郁:茂盛的样子。伍:并列。茅菅:茅草,一种野草。岩:高峻的山崖。地非有择:土地并不选择谁要长在它上面。岩泉:岩石上的清泉。僻:荒凉。天本无私:大自然并不偏袒任何事物。雨露悭(qiān):雨水很少。悭:吝啬。不才:才能不高。自弃:自暴自弃。其如:那怎么办?行路:行走。莫相关:没有人来联系。斤斧:砍伐的工具。斤:大斧头。斧:斧头。能忘:能够忘记。斤(jīn):斧子。斤(léi):斧柄和斧头之间的连接部分。转:转变。为闲:成为闲暇。
【赏析】
《涧底松》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此诗以涧底松为题,通过描写松树的生长环境及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涧底松”,写松树生长在涧底,而涧底又没有肥沃的土地,只有稀疏的茅草。这一景象描绘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然而,松树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显得更加茂盛。这里,“孤松郁郁伍茅菅”一句,将松树的孤独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地非有择岩泉僻,天本无私雨露悭”,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生长的环境。这里的“岩泉”指的是岩石上的清泉,而“天本无私雨露悭”则是说大自然并不偏袒任何事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艰辛和曲折。
颈联“岂是不才甘自弃,其如行路莫相关。”则是对前两联的升华。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他认为,自己并非无能之人,为何要自暴自弃呢?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他行路无门,无人来帮助他。这里,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尾联“平心细想荣枯境,斤斧能忘转为闲。”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事物的荣枯境地,才能够忘记世俗的纷扰,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这里的“斤斧”指的是斧头和斧柄之间的连接部分,也是诗人用以比喻世俗纷扰的象征物。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涧底松的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遭遇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而又耐人寻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