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引衅入萧墙,何苦掺戈只自戕。
最惹污尘惟面目,难医蛊毒在膏肓。
衣冠扫地成奇劫,瓜蔓抄家到善良。
一网可怜鱼已尽,含沙犹欲暗中伤。

【注释】

萧墙:指宗庙。古代宫门前屏,因以指宫廷。这里比喻内部。

何苦掺戈只自戕:何必自相残杀呢?

蛊毒:古代传说中能杀人的蛊虫。

瓜蔓抄家:瓜蔓子可以制酒,引申为牵连及亲属。

一网可怜鱼已尽:一张大网捕鱼,鱼儿都被捕获了。比喻一网打尽,没有漏网的。

含沙犹欲暗中伤:暗地里还想要伤害人。

【赏析】

这首诗写奸佞小人陷害好人,害人性命。首联用“无端”二字,说明他们毫无道理地挑起事端,自找麻烦。“衅”,灾祸;“萧墙”即内廷,指宫廷。这诗表面看来是说奸臣挑拨离间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指朝廷内外的矛盾。中间两联写奸邪小人作恶多端,危害极大。颔联说奸邪的人最容易使人看清他们真面目,可是即使这样也难以医治他们的蛊毒之病。“蛊毒”指邪恶的东西,这里指奸邪之人。“膏肓”是古代对心下三寸处的病症的称呼,因为治疗困难,所以称“不治之症”。颈联说奸邪的人就像瓜蔓一样,连着根茎,蔓延到枝叶上,甚至会殃及善良的人。这是说奸邪之徒不仅自己祸害别人,而且连累无辜的善良人。尾联说这些人做尽坏事,终于被揭露出来了。“一网”比喻他们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含沙”比喻奸邪小人暗中伤人。意思是这些坏人虽然已经被揭发出来,但是他们的阴谋还没有彻底破灭,仍然要继续作恶。全诗运用反衬手法,先从正面写奸邪之徒的罪恶,然后从反面写他们的失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