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雁塔岿然存①,朝野难忘三达尊。
不负科名沂国仰,得如风度曲江论。
手持衣钵传公辅,眼见庭花到子孙②。
惆怅廿年东阁感,谁怜寂寞老江村。

潘文恭公挽词二首 其二重题雁塔岿然存,朝野难忘三达尊。

不负科名沂国仰,得如风度曲江论。

手持衣钵传公辅,眼见庭花到子孙。

惆怅廿年东阁感,谁怜寂寞老江村。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重题雁塔岿然存
  • 关键词:
  • 重题:再次题写、重新书写
  • 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大雁塔
  • 岿然:巍峨、壮观的样子
  • 存:存在、保留
  • 译文: 在重阳时节,诗人又提起了那座巍峨壮观的雁塔,感慨它在时光中依然屹立不倒。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通过提及历史遗迹来引发对过去的思考。
  1. 第二句:朝野难忘三达尊
  • 关键词:
  • 朝野:朝廷内外
  • 三达尊:指三达六顺,形容地位崇高
  • 译文: 无论是朝中的官员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对他抱有极高的敬意。
  • 赏析: 此句强调了潘文恭公的影响力和他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展现了他的卓越贡献和受人尊敬的事实。
  1. 第三句:不负科名沂国仰
  • 关键词:
  • 科名:科举考试的成绩或学位
  • 沂国:古地名,此处代指国家或朝廷
  • 仰:敬仰、尊崇
  • 译文: 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全国上下的尊敬和赞誉。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潘文恭公贡献的认可和对他成就的赞扬。
  1. 第四句:得如风度曲江论
  • 关键词:
  • 风度:才华横溢、有气质的样子
  • 曲江:地名,唐代时长安城中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 论:评论、评价
  • 译文: 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具有独特的气质和才华,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 赏析: 此句赞美了潘文恭公的才能和个性,突出了他作为学者和政治家的独特魅力。
  1. 第五句:手持衣钵传公辅
  • 关键词:
  • 衣钵:传统上指禅宗师徒传授技艺和教义的器具,也用来比喻学问、技艺或信仰
  • 公辅:指宰相或高级官员
  • 译文: 他将所学所获传承给了后代,使他们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潘文恭公教育事业的贡献及其影响力的认可。
  1. 第六句:眼见庭花到子孙
  • 关键词:
  • 眼见:亲自看到
  •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子孙:后代、子孙
  • 译文: 他亲手种下的花朵如今已经开花结果,延续到了下一代。
  • 赏析: 此句象征着传承和延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后代的期望。
  1. 第七句:惆怅廿年东阁感
  • 关键词:
  • 惆怅:感到悲伤、失落
  • 廿年:二十年
  • 译文: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因为公务繁忙而很少回家乡,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因公务繁忙而未能常归的遗憾。
  1. 第八句:谁怜寂寞老江村
  • 关键词:
  • 寂寞:孤单、冷清
  • 江村:江边的村庄
  • 译文: 在这寂静的江村之中,谁能体会到我对您的同情和惋惜?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潘文恭公晚年孤独生活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