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错曾烦匡济才,驰驱又为简书催。
一年借寇期何速,此事推袁量更恢。
河润无边难里计,春生有脚望重来。
知公也爱西江水,到顺风时尚溯洄。
诗句原文:
盘错曾烦匡济才,驰驱又为简书催。
一年借寇期何速,此事推袁量更恢。
河润无边难里计,春生有脚望重来。
知公也爱西江水,到顺风时尚溯洄。
译文:
曾经你用你的才华匡扶国家,奔波于仕途却又因公务被催促前行。
一年之计在于借寇,但为何如此迅速地完成?
这如同袁公度量宽广,能容忍一切。
黄河滋润大地无尽,我们却难以预测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春天的到来,希望如春笋般重新生长。
我知道你也喜欢那西江的流水,即使逆风也要追寻那遥远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崔仙洲太守的深厚情感。诗人刘绎(1797一1878年),字詹岩(或云瞻岩),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夺得大魁,授职翰林院修撰,供奉南书房。十七年出任山东学政。任满,请假回乡奉养双亲,著有《存吾春斋文抄》十二卷、《诗抄》十三卷、《崇正黜邪论》一卷,并传于世。
首句“盘错曾烦匡济才,驰驱又为简书催。”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挣扎与奋斗。他曾经凭借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在仕途上又不得不忙碌奔走以应对各种公务。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职责的忠诚和对于个人生活的无奈。
“一年借寇期何速,此事推袁量更恢。”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态度,认为虽然面临困难重重,但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面对,一切都会逐渐明朗。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也给读者带来了信心和鼓舞。
“河润无边难里计,春生有脚望重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河水滋润着大地,使得万物复苏;而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未来的赞美,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最后两句“知公也爱西江水,到顺风时尚溯洄。”则是对诗人友情的真挚表达。他知道朋友也像喜爱西江的水一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当遇到顺风时,他会回到故乡,寻找那份宁静和快乐。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开朗,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温暖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