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小队出城来,弦诵声中笑语陪。
时雨一番先客过,荒斋今日为君开。
百年风景宜文宴,四座山光入酒杯。
剑佩雍容瞻瞩远,凭栏怀想济时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的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结合题干要求和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作答。首先明确此诗是七言律诗形式,押仄声韵。
①四月九日集于鹭洲浴沂亭,同座者陈柳平郡守、柏仰峰参戎、王湘舟别驾、匡俞臣比部、张雨农广文、王少湘孝廉。 (注释:四月九日,在鹭洲县的浴沂亭集合;陈柳、柏仰峰、王湘舟、匡俞、张雨农、王少湘都是在座的。)
②旌旗小队出城来,弦诵声中笑语陪。(注释:旗帜仪仗队伍从城外走来;弦歌之声与欢笑之语交杂。)
③时雨一番先客过,荒斋今日为君开。(注释:及时的降雨先让客人过去;今天荒废的斋舍为了您而开放。)
④百年风景宜文宴,四座山光入酒杯。(注释:百年来的风景适宜文人雅士的宴会;四周山峰的光华流入酒杯。)
⑤剑佩雍容瞻瞩远,凭栏怀想济时才。(注释:佩戴着宝剑的仪容从容不迫地远望;凭栏杆想念那些有才能的人。)
⑥赏析:首联写诗人与众位宾客来到浴沂亭,旌旗仪仗从城中走出。众人欢声笑语,琴瑟和鸣,好一派热闹景象。颈联说及时的雨水让客人先行,自己得以在此欣赏美景。尾联说这百年来的风景适宜文人雅士的宴会,四周山峰的光华流进了酒杯,诗人也想到那些能济世安民的人才。整首诗意境优美,格调高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才的重视。
【答案】
①四月九日,在鹭洲县的浴沂亭集合;陈柳、柏仰峰、王湘舟、匡俞、张雨农、王少湘都是在座的。
②旗帜仪仗从城中走出;弦歌之声与欢笑之语交杂。
③及时的降雨让客人先行,自己得以在此欣赏美景。
④百年来的风景适宜文人雅士的宴会;四周山峰的光华流入酒杯。
⑤佩戴着宝剑的仪容从容不迫地远望;凭栏杆想念那些有才能的人。
⑥全诗意境优美,格调高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