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峙崚嶒映水湄,隔江相望感遥思。
从来气运关承启,岂独科名系盛衰。
一邑人文原有数,千秋际遇那能期。
再传我幸青云附,仰止高山敢自卑①。

【注释】

泳恩楼:位于广东番禺。即目:即目所观,指眼前所见。

三元楼:在广东南海县,是明代进士黄佐的故居。此诗作于诗人游三元楼时。

鼎峙:高峻耸立的样子。崚嶒(léi néng):山峰重叠的样子。水湄:江边。

承启:继承前人的事业继续发展。

气运:这里指国家的形势和命运。关:关联。

科名:科举考试中的功名。系:联系。盛衰:兴旺与衰落。

一邑:指番禺县。人文:文化人才。

际遇:机遇。

青云:高入云霄,比喻显达。

仰止:仰望并取法。这里指景仰。

自卑:自谦卑下。

【译文】

屹立在珠江边的鼎峙山高峻而陡峭地映衬着江水,隔着江岸远远地看到它令人思念远大的理想。

自古以来国家的命运就关系到继承与发展,岂只是个人功名利禄的得失呢?

我家乡番禺的人才本来就很多,千年来的历史机遇谁能预料呢!

我有幸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出人头地,仰慕高山也不敢有丝毫自满啊!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赴粤任广昌县知县之前,是他在广州期间所作。诗人以“三元”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乐观态度。

首联“鼎峙崚嶒映水湄,隔江相望感遥思”,描绘了三元楼下壮丽的自然景色。巍峨的三座山峰矗立在江边,形成了一座高高的屏障,仿佛是一幅天然画卷。站在三元楼上眺望远方,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从来气运关承启,岂独科名系盛衰”,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兴衰并不是由个人的功名利禄决定的,而是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因此,他对于个人的成就并不过分追求,而是更加关注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颈联“一邑人文原有数,千秋际遇那能期”,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番禺县的人才本来就很出色,而且这种才华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枯竭。至于国家能否得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那就要看历史的机遇了,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

尾联“再传我幸青云附,仰止高山敢自卑”,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像诸葛亮一样出人头地,并且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他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