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曾隔岸望贤关,今日登临愧仰攀。
何处古香来草木,此中真意在云山。
乘时正好偕童冠,寻乐谁能到孔颜。
独对春风亭上坐①,置身疑是舞雩闲。

鹭洲书院即事四首其四:几曾隔岸望贤关,今日登临愧仰攀。何处古香来草木,此中真意在云山。乘时正好偕童冠,寻乐谁能到孔颜。独对春风亭上坐,置身疑是舞雩闲。

注释

  1. 几曾隔岸望贤关:表示过去未曾跨越水域看到贤人的居所或关口。
  2. 今日登临愧仰攀:表达了作者今天才有机会登上这座书院,感到自愧不如,因此感到谦卑和敬仰。
  3. 何处古香来草木:暗示着书院的历史悠久,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氛围,仿佛来自远古的香气弥漫在周围的草木之中。
  4. 此中真意在云山:指书院中蕴含着深远、真实的学问与精神。
  5. 乘时正好偕童冠:指趁着这个有利时机,可以与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6. 寻乐谁能到孔颜:比喻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不是寻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修行与道德修养。
  7. 独对春风亭上坐:形容独自坐在春风拂面的亭子上,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8. 置身疑是舞雩闲:比喻自己身处其中,感觉像是在轻松地跳舞一样自在。

赏析

本诗描绘了作者对鹭洲书院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何处古香来草木”,“此中真意在云山”,诗人传达出对书院古老传统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此外,诗中也表达了个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态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最后,“置身疑是舞雩闲”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鹭洲书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追求知识与道德修为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