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归来日,燕台唱和年。
秋风思故箧,夜雨感离弦。
才调双丁擅,科名二宋连。
徘徊云雁影,明月满窗前。

【注释】:

  1. 裘云槎孝廉:指裘云槎,字孝廉。裘云槎,名不详,有《京中寄怀》诗见《全唐诗》。
  2. 汴:开封,古都邑名。
  3. 令兄:《京中寄怀》诗的作者为令兄,即指令兄的兄弟裘云槎。
  4. 梁苑:梁朝时京城所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5. 燕台:指南唐诗人高适的别号“燕人”,此处指代其故乡。
  6. 秋风:秋风吹动落叶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
  7. 故箧(qiè):旧时的箱子,这里指代裘云槎的故居。
  8. 离弦:离别时弹奏的琴弦,这里借指离别之情。
  9. 才调双丁擅:指两位才华横溢的人擅长诗文。
  10. 科名二宋连:指科举考试连续考中两名进士,这里以宋之问、宋祁为例。
  11. 徘徊云雁影:形容人在思念远方亲友时,思绪如云雁般飘渺不定。
  12. 明月满窗前:指夜深人静时,月光洒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裘云槎在归家途中,偶遇自己的令兄,即《京中寄怀》诗的作者。他即兴作诗相赠,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的情感。
    首句“梁苑归来日”,诗人以“梁苑”为引子,点明了自己的行踪。梁苑,古地名,此处代指裘云槎的故乡。归来之日,意味着诗人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踏上归途。
    颔联“燕台唱和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令兄之间的深厚情谊。燕台,即燕地的台城,这里借指令兄的故乡。他们曾在此地共同度过许多快乐时光,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唱和,指相互酬答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他们曾在这里吟诵诗书,切磋技艺,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如今,诗人即将离去,心中不免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他想起了那些与令兄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曾经欢声笑语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却又已远去。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这段友谊的怀念,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感到难过。
    颈联“秋风思故箧,夜雨感离弦”,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秋风,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也代表着诗人心中的落寞。故箧,意为旧时的箱子,这里指代裘云槎的故居。秋风拂过,吹动着落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而夜晚的雨滴打湿了诗人的心弦,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愁。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都勾起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他不禁想起了与令兄在故居中的那段日子,那时他们曾一同品茶赏月,谈笑风生。然而如今,他却要独自踏上归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忧愁。
    尾联“才调双丁擅,科名二宋连”,则是对令兄才华和成就的赞美。双丁擅,意指两个人都擅长文学;二宋连,则是指两位进士接连考中。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令兄才华的敬佩之情,又彰显了他与令兄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曾经并肩作战,共同追求学问和功名,如今虽然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份情感却始终如一。
    尾联“徘徊云雁影,明月满窗前”则是诗人对远方亲友深情的寄托。云雁影,象征着游子的思念之情;明月满窗前,则寓意着思念之人正身处异地。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他想起了与令兄在故乡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想起了与令兄共同创作的那些动人诗句,如今却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江水般流淌不息,无法停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