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淡无言肯借誉,采芳撷秀竞知余。
夕餐不独传湘国,荣鞠先标夏正书。
注释:菊花五首其三以名贵的菊花自诩,淡雅而不张扬。采摘芳香的花朵,竞相显示自己的高洁。夕餐不独传播湘国,荣华先标夏正书。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菊花不畏霜雪、傲然挺立的姿态,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诗的前两句写菊花自命不凡,不事张扬,而能采撷芳菲,争奇斗艳;后两句则写菊花不畏寒霜,竞相开放,并被朝廷选为御宴之品。此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
一是托物言志。菊花虽为花中之隐逸之士,但并非与世无争,而是“采芳撷秀”,与百花争妍斗艳,表现出一种高风亮节、傲岸不屈的精神品格。诗人正是通过这种托物言志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孤芳自赏,不屑于趋炎附势的高尚情操。
二是托古寓意。菊花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四君子”之一(另外三种是梅、兰、竹),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诗人借用这一典故,不仅表明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而且借菊花之口,抒发了对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鄙视。
三是比兴手法。菊花虽然不争春光,却有“晚餐不独传湘国”的美誉,它不像其他花卉那样争奇斗艳,而是在秋天里默默地开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因此人们称它为“秋菊”、“黄花”。诗人正是运用这种比兴的手法,赞美了菊花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四是意象新颖。全诗以咏菊为主,但并未面面俱到,而是选取几个关键之处加以渲染,从而形成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的诗歌意象。如前两句中的“名贵”一词,既写出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又暗含了菊花的珍贵之意;后两句中的“夕餐”二字,既写出了菊花的耐寒特性,又点明了菊花的高贵气质。这种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诗显得更为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