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
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赏析,包括内容、主题、手法等。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指出该联运用了什么修辞;第二步,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三步,指出该联在结构上的作用;第四步,指出该联在语言上的特点。
第一联“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中“诗仙”指李白,“携”是携带的意思,“偕隐”即同隐,即一起隐居,“偕”与“隐”押韵,“携”与“隐”押韵。“名山”是指有名的山,即名胜古迹。“未能”是说不能,“偕”是一起,“隐”是隐居。“名山”与“偕隐”相呼应,“未能偕隐”与“名山”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二联“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征”,意思是自己经常礼拜佛教,感觉可以往生了,这是很明确的证明。“身常”指经常,“礼佛”是礼拜佛祖。“觉往生净域”即感觉可以往生了,“净域”即净土,“确有明征”指感觉非常明确。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第三联写诗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也暗含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敬爱之情。
【答案】
①首句用典:李湘弦(李清照)曾作《声声慢》,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颔联用典:李白号诗仙。③颈联用典:佛教称人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④尾联写诗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也暗含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敬爱之情。
示例一:此诗以李白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借用李清照(李湘弦)的《声声慢》之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颔联直接点明李湘弦的出处,表明了诗人与妻子的夫妻关系;颈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妻子的敬慕之情。
示例二:首句用典故,既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颔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敬慕之情。颈联用典,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