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终日坐南窗,宿雪初消气渐凉。
闯破禅心唯有静,过来世界若为忙。
已灰枯木还余火,半死寒梅更冒霜。
株守年年成底事,懒斟浊酒对斜阳。
【注释】
无端:无意,没有原因。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心境,指超脱世俗的心境。过去世界:指人世间的一切。已灰:已经凋零。半死:指枯萎。株守年年:指整年枯坐。底事:什么事。懒斟浊酒:懒得饮酒。对斜阳:对着夕阳喝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世事和生活的感悟。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冬日南窗下的日常生活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世事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首句“无端终日坐南窗,宿雪初消气渐凉”,描述的是诗人在冬日南窗下度过的时光。诗人坐在南窗下,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感到一种宁静和安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雪花渐渐融化,气温开始下降,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第二句“闯破禅心唯有静,过来世界若为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和生活的感悟。诗人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对于那些忙碌于世的人,他们往往被名利所困扰,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三句“已灰枯木还余火,半死寒梅更冒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枯木和寒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持和执着。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会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轻言放弃。
第四句“株守年年成底事,懒斟浊酒对斜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他整年枯坐于此,无所事事,只能懒洋洋地品着浊酒,对着夕阳发呆。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感到无比无聊和空虚,仿佛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
最后两句“懒斟浊酒对斜阳,懒拈诗笔写闲愁”,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厌倦了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决定不再沉溺于酒色之中,而是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是闲愁,但正是这种情感让他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世事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人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