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礼蔽于无不敬;逸诗删以未之思。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句的理解。本诗为五言律诗,是作者在宗祠敬思堂所作,表达了作者的敬祖尊宗的思想情怀。
曲礼蔽于无不敬:按照《曲礼》来说,应该对所有人都要恭敬,但是作者认为,“不敬”是最大的忌讳。
逸诗删以未之思:根据《诗经》,有一首逸诗,作者认为,没有思考就没有诗歌创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敬祖尊宗的思想情怀。全诗四句,前两句说,按照《曲礼》,应做到对所有人尽到恭敬,但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这种恭敬,而是“不敬”;后两句说,按照《诗经》,有一首逸诗,作者认为,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诗歌创作。
“曲礼”“逸诗”,都是儒家经典;“不敬”“思”,都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观念。“曲礼”即指《仪礼》,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汉族人日常的礼仪规范。“逸诗”指《诗经》中的逸诗篇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这里指的可能是大雅中的《卷阿》。“不敬”是指“曲礼”中的“毋不敬”这一规定,强调的是对待任何人都要恭敬,但“不敬”是最大的忌讳。“思”是指“逸诗”中的“不思而得”这一说法,强调要有思考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作者把这两则材料放在一起,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创作的态度,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恭敬。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看,应该是作者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在宗祠敬思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