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图咏集群贤,画轴诗篇灿满前。
笑我禅心同止水,愧君刮目到寒毡。
文通还锦才华尽,伯玉能文嗜好偏。
莫讶迟迟貂不续,江城犹是落梅天。
【注释】
陈芷云:指诗人的朋友陈芷云,字子仪,号青莲。索题:索要题画诗或诗句。龙泉岩图:即龙泉寺的壁画。函催至再:书信催促了两封又三封才得到回信。十一家:指有十一家题画诗作。叠前韵:以同一韵脚的诗句来代替。简谢迟答之过:请接受我的道歉,因为迟了几天回复你的来信。
龙岩图咏集群贤:指龙泉寺壁画中有众多画家的题咏。
止水:指静谧的水。刮目:用新的眼光看人。寒毡:指简陋的居所。文通:指唐代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还锦:指他的书法作品《多宝塔碑》。伯玉能文:指宋代学者程颢。嗜好偏:指他喜欢写诗。莫讶迟迟貂不续:不要怪我迟迟未将画轴寄上。江城:指南宋都城临安。落梅天:指初春时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朋友的信件后所作酬答之作。信中说,友人陈芷云索求他为龙泉寺壁画作题,而他又未能及时作答,为此友人一再催促,并表示已经有十一家题画诗。对此,诗人深感不安,于是写下了这首酬答诗,向友人表示歉意。
首二句总提。“龙岩图咏集群贤”一句,是说龙泉寺壁画中的画轴和诗篇都是群贤所集。“笑我禅心同止水”一句,是说由于自己心境如止水般的宁静,所以对友人的邀请感到好笑。“愧君刮目到寒毡”一句,则是说自己惭愧的是,你竟然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我这样的贫贱之人(这里用典,意谓诗人的才华被埋没)。“文通还锦才华尽”,是说颜真卿已经去世,他的文章和才华都已耗尽殆尽;“伯玉能文嗜好偏”则是说苏轼虽能文章却喜好饮酒,与颜真卿不同;“莫讶迟答过江城”则是说不要责怪我延迟了答复,是因为江城的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从第三句到第八句,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解释和说明。“龙岩图咏集群贤”一句,是说壁画中有众多画家的作品。“笑我禅心同止水”一句,是说因为我的心境如止水般平静,所以觉得可笑。“愧君刮目到寒毡”一句,则是说我惭愧的是,你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我这样的贫贱之人,而我却没有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那些才华出众的人。“文通还锦才华尽,伯玉能文嗜好偏”一句,是说颜真卿已故去,他的文章和才华都已经耗尽殆尽;苏轼虽然能文章却喜好饮酒,因此与颜真卿不同;“莫讶迟答过江城”一句,是说不要责怪我延迟了回答,是因为江城的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第九句到第十二句,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及时完成这幅作品的原因的陈述。“文通还锦才华尽,伯玉能文嗜好偏”一句,是说颜真卿已故,他的才华已经完全丧失,而苏轼虽然能够文章却喜好饮酒,因此与我有所不同。“莫讶迟答过江城”一句,则是说不要责怪我延迟了答复,是因为江城的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这首诗是作者对于友人陈芷云索题龙泉寺壁画图的酬答之作。诗人在接到友人的来信之后,对于友人索题的举动表现出了一种惊讶的态度,认为友人是在催促他尽快完成这幅作品。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焦虑或紧张,相反,他却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问题。他认为,既然已经收到了友人的来信,就应该尽快做出回应。于是,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承诺会在不久后将画轴寄回给友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待友情的真诚态度,也展示了他的谦逊与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