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不知晚,归襟赴夕凉。
流萤低共路,渔火远分光。
断续林风细,微茫草露香。
近篱无犬吠,镫月护山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
首联“检阅不知晚,归襟赴夕凉”,写诗人夜归时的情态。“检阅”即检点行装,“夕凉”即傍晚的凉意,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夜归时急于回家的心情,也暗示出此时已是深秋。“不知晚”是说时间不早,诗人急于回家,所以“检阅”“归襟”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归家心切,急切之中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流萤低共路,渔火远分光”,写诗人夜归路上的景象。“流萤”是飞舞的萤火虫,“路”是小路,这里用“共”字,写出了诗人在小路上行走时,看到路边树上的萤火虫飞来飞去,为夜色增添了几分生机;“渔火”指渔民夜晚捕鱼归来时燃起的灯火,“远分光”则是说渔人点燃的灯火在黑夜中显得那么微弱,似乎只能将周围的黑暗分割开一点,而无法照亮前方的道路。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之情。
颈联“断续林风细,微茫草露香”,写诗人夜归时所经过的树林中的景色。“断续”是指风的强弱不定,“林风细”是说林中的风虽然不大,却依然有风,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微茫”是指草木的颜色暗淡,难以分辨,这里用“微茫”来形容草上的露水,更增添了一种凄清之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树林中的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了诗人夜归时的内心感受。
尾联“近篱无犬吠,镫月护山房”,写诗人夜归时的情景。“近篱”指诗人已经走到了篱笆旁,“无犬吠”是说没有狗叫声传来,可能是因为夜深了,村里的人都已经熟睡,或者因为周围环境太安静,连狗都不叫一声;“镫月”指提灯照路的月光照到了门前的台阶上,这里的“镫”指的是灯笼或者灯台之类的照明工具,“护”则表示守护、护卫之意。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夜归时的场景,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之情。
【答案】
(1)夜幕来临,不知已到深夜;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准备赶回家去。
(2)萤火虫在小路上飘动,渔人的灯火渐渐远去。
(3)树间风声断断续续,草木间的露珠隐隐约约。
(4)走到村边篱笆旁,只见一片寂静无鸡鸣犬吠之声;月光下照见台阶前,一盏灯笼守护着我的茅舍。
赏析:
此词抒写作者夜归途中所见所闻及内心感受。全词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