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
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
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
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去鸿。
【注释】
①戊戌:指唐代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诗人自长安出发,经河南、河北到汴梁。②长茭:即长茭草,一种水生植物。③薪土:用柴火烧饭的土灶。④平成: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改开元为天宝,故称天宝年间。⑤樯竿:船上的桅杆。⑥鸿:大雁的通称。
【赏析】
此诗是诗人出长安赴汴梁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黄河两岸之景;后四句写旅途之叹。全诗以“渡河”二字起头,而结之以对“独倚樯竿望去鸿”的形象描写,使整首诗显得浑然一体,浑厚有力。
“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这是说,从长安出发,一路上经过秦地山峡,越过了渭水和黄河交汇处的潼关,再向东南行,就到了汴梁。“河声直走”与“长茭积岸连天黑”相照应。“长茭”是生长于水中的一种植物,它的根茎可以入药,也可用来编织席子。“河声直走汴城东”,是说河水流到汴梁之后,声音便更加湍急,好像要直冲汴州城的东面一样。
“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这是说,在河岸边堆积着长茭草,连天都黑了。这时太阳已经升上船篷,把大地照耀成一片红色。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舟行之速。“长茭积岸连天黑”,是说随着船行的加快,两岸的景色越来越模糊,直到看不见,连天色也变得漆黑起来;“旭日登舻殷地红”,则是说太阳已升到船篷之上,映照在地面上,使地面呈现出一片红色来。这里用了两个比喻:“长茭积岸”比喻“长茭”(长茭草)堆积在岸边;“旭日登舻”比喻太阳升上船篷。这两个比喻都很形象,生动逼真,使人如身临其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这是说,我深深地感到中原地区承受过半辈子的赋税,历代多少帝王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啊!“叹息中原半财赋”,是说诗人想到中原地区过去承受过半辈子的赋税,心中不禁感叹不已。“消糜”是消食的意思。“历代几程功”,是说历代多少帝王为之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啊!“消糜”和“几程”都是数量词,“糜”是“糜费”、“消耗”的意思。这两个数量词,加上后面的一个动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宾短语,表示“消耗”的意思。“几程”则表示“多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地区所遭受的沉重的赋税和历代帝王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的深切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鸿去。”这是说,平定天下还没有多久,就不相信要用那么多的薪柴来烧饭啊!“平成”即平定天下后的唐朝。“独倚樯竿望鸿去”,是说诗人独自站在船头上眺望远处飞翔的大雁而去。这里的“独倚”是“独立、独自倚靠”的意思;“樯竿”是船上用的桅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船头上,望着飞翔的大雁,不由得感叹平定天下的时间还不长啊,而且还要耗费那么多的薪柴来烧饭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出长安赴汴梁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黄河两岸之景;后四句写旅途之叹。全诗以“渡河”二字起头,而结之以对“独倚樯竿望去鸿”的形象描写,使整首诗显得浑然一体,浑厚有力。
“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这是说,从长安出发,一路上经过秦地山峡,越过了渭水和黄河交汇处的潼关,再向东南行,就到了汴梁。“河声直走汴城东”,是说河水流到汴梁之后,声音便更加湍急,好像要直冲汴州城的东面一样。
“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这是说,在河岸边堆积着长茭草,连天都黑了。这时太阳已经升上船篷,把大地照耀成一片红色。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舟行之速。“长茭积岸连天黑”,是说随着船行的加快,两岸的景色越来越模糊,直到看不见,连天色也变得漆黑起来;“旭日登舻殷地红”,则是说太阳已升到船篷之上,映照在地面上,使地面呈现出一片红色来。这里用了两个比喻:“长茭积岸”比喻“长茭”(长茭草)堆积在岸边;“旭日登舻”比喻太阳升上船篷。这两个比喻都很形象,生动逼真,使人如身临其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这是说,我深深地感到中原地区承受过半辈子的赋税,历代多少帝王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啊!“叹息中原半财赋”,是说诗人想到中原地区过去承受过半辈子的赋税,心中不禁感叹不已。“消糜”是消食的意思。“历代几程功”,是说历代多少帝王为之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啊!“消糜”和“几程”都是数量词, “糜”是“糜费”、“消耗”的意思。这两个数量词, 加上后面的一个动词,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宾短语, 表示“消耗”的意思。“几程”则表示“多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地区所遭受的沉重的赋税和历代帝王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的深切感受, 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鸿去。”这是说, 平定天下还没有多久, 就不相信要用那么多的薪柴来烧饭啊!“平成”即平定天下后的唐朝。“独倚樯竿望鸿去”,是说诗人独自站在船头上眺望远处飞翔的大雁而去。这里的“独倚”是“独立、独自倚靠”的意思; “樯竿”是船上用的桅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船头上, 望着飞翔的大雁, 不由得感叹平定天下的时间还不长啊, 而且还要耗费那么多的薪柴来烧饭呢!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两岸的美景以及自己在船上的感受,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 也通过对中原地区的描绘, 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