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
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
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
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

注释:

无多形胜感兴亡:没有什么太多的风景胜地,但能感受到国家的兴衰。

万里秋阴接点苍:秋天的景色覆盖了千里远的山峦,与苍山相接。

石火年华催老大:像石头燃烧一样迅速的老去。

海天愁思易悲凉:海天之间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感。

谈经旧扫阳明席:过去曾在阳明堂讨论经书。

问字谁登叔重堂:询问字迹是谁在叔重堂上书写。

野色江光连鬓影:野色和江光连着头发的影子。

武乡祠外倚斜阳:站在武乡祠外倚靠在斜阳下。

赏析:

这首《贵阳秋感二首》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贵阳的秋天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情感。其中包含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感慨等主题。

诗的第一句“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他看到了秋天的景色,但并没有太多的风景胜地,反而感受到了国家的兴衰。这种感受让他深感忧虑,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第二句“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则是对人生的感受。作者用石头燃烧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老去,而海天之间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感。这种感受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诗的第三句“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则是回忆过去的生活。作者曾经在阳明堂讨论经书,询问字迹是谁在叔重堂上书写。这种回忆让他怀念过去的时光,也让他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

诗的第四句“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描绘了作者看到的风景。野色和江光连着头发的影子,站在武乡祠外倚靠在斜阳下。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贵阳的秋天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感悟、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