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八千椿,阶前慈母竹;
人生非空桑,所当念顾复。
母兮生儿苦,儿兮赖母育;
一旦忽别离,终天抱痛哭。
今日见形容,写以南山竹。
问君何所取,厥义通于鞠。
矧此秒容淡,是母爱所独;
欲开晚节花,我母享其福。
我闻君斯言,为君长叹服。
南陔白华篇,同作补亡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陈育庭鞠我图》。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解析:

  1. 堂上八千椿,阶前慈母竹;
  • 释义:院子里有八千株椿树,门前有一条慈祥的母亲般的竹子。
  1. 人生非空桑,所当念顾复;
  • 释义:人的生命不是像空桑那样空虚,应当时常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1. 母兮生儿苦,儿兮赖母育;
  • 释义:母亲啊,您抚养孩子是多么辛苦,但孩子能够成长,全靠母亲的辛勤付出。
  1. 一旦忽别离,终天抱痛哭;
  • 释义:一旦母亲去世,我将永远抱着悲痛哭泣。
  1. 今日见形容,写以南山竹;
  • 释义:今天看到母亲的肖像画,用南山的竹子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 问君何所取,厥义通于鞠;
  • 释义:请问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象征性的图案?它的意义与鞠有什么关系。
  1. 矧此秒容淡,是母爱所独;
  • 释义:更何况这幅画像上的容颜多么淡然,这是母亲特有的爱的象征。
  1. 欲开晚节花,我母享其福;
  • 释义:我希望能像晚节一样开满鲜花,以此来纪念母亲,让她也能享受到这份幸福。
  1. 我闻君斯言,为君长叹服;
  • 释义:我听了您的这番话,深感敬佩和感慨,为您的长篇大论感到佩服。
  1. 南陔白华篇,同作补亡读;
  • 释义:我们一起欣赏《南陔白华》这首诗,共同完成对亡妻的悼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已故妻子的追忆之作,表达了他对亡妻无尽的哀思和怀念。诗中的“堂上八千椿,阶前慈母竹”描绘了家中庭院的景象,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而“人生非空桑,所当念顾复”则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母兮生儿苦,儿兮赖母育”则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母亲的容颜和画作,突出了母亲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