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桑枯有劫灰,软红无际送愁来。
早经患难庸非福,强作周旋已可哀。
不是唐衢偏善哭,几逢任昉解怜才。
铁箫吹破浑无用,披发荒山日数回。

《对酒书怀简句章故人八首·其三》是清代诗人姚燮的一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第一句:“白海桑枯有劫灰,软红无际送愁来。”
  • “白海”和“劫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变迁,而“桑枯”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这里的“软红”指的是繁华世界,而“无际”则形容了它的广阔无边,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繁华背后的空虚和寂寞。
  • “送愁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这荒凉景象而产生的愁绪。
  • 整句诗意为:在这片白海之上,桑树已枯,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那无尽的红尘却如同被遗弃的尘埃,送来了无尽的忧愁。
  • 第二句:“早经患难庸非福,强作周旋已可哀。”
  • “早经患难”意味着诗人经历了许多磨难,而这些磨难并不是好事,因为它们带来了痛苦。这里的“庸非福”可以理解为庸碌的生活并非真正的幸福。
  • “强作周旋”则表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依然坚持努力,但这种坚持已经变得可悲。这里的“已可哀”可以理解为这种努力已经失去了意义。
  • 整句诗意为:经历了无数的患难,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些苦难不是好事。然而,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表面的努力,那么这种坚持就会变得可悲。
  • 第三句:“不是唐衢偏善哭,几逢任昉解怜才。”
  • “唐衢”和“任昉”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擅长哭泣和怜才。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有些人善于表达情感,但他们并不一定懂得如何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才华。这里的“解怜才”可以理解为能够理解并欣赏他人才华的人并不多见。
  • 整句诗意为:有些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懂得如何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才华。
  • 第四句:“铁箫吹破浑无用,披发荒山日数回。”
  • “铁箫”是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代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吹破”则表达了这种精神的脆弱。这里的“浑无用”可以理解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成果。
  • “披发荒山日数回”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披发”可以理解为头发散乱、不修边幅的样子,而“荒山”则表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恶劣,无人问津。整句诗意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成果,反而让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和无助之中。

姚燮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