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琴唤山晓,林端尚微月。
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
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
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宿于三茅峰的山水画卷。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幽琴唤山晓,林端尚微月。
幽深的琴声唤醒了黎明的山峦,树林的边缘还挂着淡淡的月亮。
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
士兵们手持石壶汲取泉水,漱洗着牙齿,仿佛置身于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唐代高僧)的禅室里。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
推开窗户,看到太湖水面波涛翻滚,向下俯瞰,可以看到鼋(一种大型爬行动物)和鼍(又称鳄鱼)的洞穴。
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
汹涌澎湃的春潮浩荡壮丽,云雾与水面相互闪烁变幻。
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
湖面上有七十座山峰,每一座山峰都覆盖着残雪。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宿于三茅峰时的美景。诗人以幽深的琴声唤醒山峦为引子,营造出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随后,士兵们在石泉边漱洗牙齿,似乎置身于高僧维摩诘的禅室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推开窗户,诗人看到了太湖波涛滚滚的景象,以及云雾与水面交相辉映的情景。最后,诗人以描述湖上的山峰以及覆盖着残雪的山峰,结束了对早春时节宿于三茅峰美景的描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