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到羊城路,间关五岭赊。
三春闻蟋蟀,十月见梅花。
处处栽甘蔗,村村食苦瓜。
华装镂玳瑁,珍馔荐虾蟆。
椰子堪为酒,槟榔好当茶。
夷歌音入鸟,汲女髻盘蛇。
桄实霜如面,蕉丝雪似麻。
黄螯羹不厌,丹荔果无加。
小吏腰长剑,王孙跨短騧。
若非愁瘴疠,应忘在天涯。

诗解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广州风景与日常生活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及翻译:

  1. 为到羊城路,间关五岭赊
  • “羊城”:广州的古称,这里代指广州。
  • “间关”:形容道路崎岖不平,行走艰难。
  • “五岭”:指的是广东的大山脉,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岭。
  • “赊”:这里可能是指旅途漫长或遥远。
  1. 三春闻蟋蟀,十月见梅花
  • “三春”:春季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 “梅花”:春天开放的花卉之一,通常代表坚韧和高洁。
  1. 处处栽甘蔗,村村食苦瓜
  • “甘蔗”:南方常见的水果,甜且多汁。
  • “苦瓜”:一种味道苦的植物果实,但在中国南方常被食用以解暑。
  1. 华装镂玳瑁,珍馔荐虾蟆
  • “华装”:精美的服饰或装饰。
  • “镂”:雕刻或刻花。
  • “玳瑁”:一种海龟的壳,用于制作饰品或工艺品。
  • “珍馔”:珍贵的美食。
  • “虾蟆”:一种青蛙,常用来比喻美味的食物。
  1. 椰子堪为酒,槟榔好当茶
  • “椰子”:热带水果,其椰水可作为饮料。
  • “槟榔”:一种咀嚼物,原产于马来西亚等地区。
  1. 夷歌音入鸟,汲女髻盘蛇
  • “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谣。
  • “汲女”: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女性形象,这里的“汲女髻盘蛇”形容女性头饰复杂,像蛇一样盘旋。
  1. 桄实霜如面,蕉丝雪似麻
  • “桄实”:一种植物的果实,可以用来榨取清漆。
  • “霜如面”:形容果实成熟后颜色如同霜降时的面孔那样洁白。
  • “蕉丝雪似麻”:形容蕉树的纤维细如雪,麻类植物的纤维粗如麻。
  1. 黄螯羹不厌,丹荔果无加
  • “黄螯”:一种大型螃蟹,其蟹黄被认为是珍贵的食材。
  • “丹荔果”:荔枝的一种,红色的果实因其甜美而闻名。
  1. 小吏腰长剑,王孙跨短騧
  • “小吏”:古代官员的一种称呼。
  • “腰长剑”:形容官员身份尊贵,腰间佩剑象征着权力。
  • “王孙”:贵族子弟的称呼。
  • “跨短騧”:骑术中的术语,意味着马小而敏捷,适合快跑或快速骑行。
  1. 若非愁瘴疠,应忘在天涯
  • “瘴疠”: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导致的疾病。
  • “在天涯”:表示远离家乡、身处异地。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广州生活的向往,以及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