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岂敢望朱紫阳,真希元不多让;
事业何必追诸葛武,范希文其庶几。
【注释】
堂联:挂在厅堂上的对联。学问岂敢望朱紫(yè zhū):岂敢希望像朱衣和紫绶那样的官阶。朱,古代帝王所穿的衣服。紫,皇家所服的服装。比喻高官。阳,这里作动词用,表示希望的意思。朱紫阳,指有权势的人。
真希元不多让(lǎn):不与别人争强比胜。真,指张真;希元,指范希文;不多让,即不让。
事业何必追诸葛武侯(zé dé wǔ kè hòu),指不必效仿诸葛亮。诸葛武侯,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故后人称其为“诸葛武侯”。
范希文:指宋代范仲淹。他以天下为己任,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被尊为范文正公,人称“范文先生”。
庶几(qǐ jī):差不多,接近。
赏析:
这是两副对联。上联是说,我不敢同朱紫之辈相比;下联是说,我的事业也用不着去追求诸葛亮、范仲淹这样的人物。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谦虚的。上联是说,我不敢同那些地位显赫、权力在握的人相比,我自认不如他们。下联是说,我的事业也用不着去追求诸葛亮、范仲淹这样的人物。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政权,推行法治,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加强战备,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他一生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这些政绩,使他成为后世崇敬的楷模。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政治、教育制度、任人唯贤。他关心民生疾苦,提出要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他还大力提倡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精神。他在任苏州知州时,就曾亲自到农村视察农田水利工作。他写的《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两幅对联,都是用来鼓励人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可贵的精神的。